𧙌
字义 反馈

𧙌

复制

páo ㄆㄠˊ

衣部 共10画 上下结构 U+2764C
汉语字典

衣部

10画

5画

上下结构

pao

páo

YEQN

YVPRU

SRRY

2764C

[41353435515]

𧙌字概述

折叠展开

〔𧙌〕字拼音是páo 部首是衣, 总笔画是10画。

〔𧙌〕字是上下结构

〔𧙌〕字仓颉码是YVPRU 五笔是YEQN 郑码是SRRY

〔𧙌〕字的UNICODE是2764C。 十进制为161356,UTF-32:0002764c,UTF-8:F0 A7 99 8C。

〔𧙌〕字的异体字是

𧙌的意思

折叠展开

𧙌

详细解释

同“”。

𧙌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下 部首:衣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72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1115頁,第14

標點整理本: 第1090頁,第21

字彙補》:薄毛切,音袍──長襦也。

注解

𧙌〕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下,康熙部首是衣部

𧙌〕字拼音是páo,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衣、包

𧙌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𧙌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𧙌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八上反切薄襃切頁碼271頁,第15

異體𧙌𧙘

袍襺也。从衣包聲。《論語》曰:「衣敝縕袍。」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六反切盆毛反頁碼696頁,第4行,第2

袍襺。從衣包聲。《論語》曰:「衣敝緼袍。」

鍇注臣鍇曰:「蠶絲曰絮,枲曰緼。」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八上反切薄褒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1562頁,第2許惟賢684頁,第4

袍襺也。

段注《秦風》。與子同袍。《釋言》、《毛傳》皆曰:袍,襺也。《玉藻》曰:纊爲繭。緼爲袍。注曰:衣有著(同褚)之異名也。記文袍襺有別。析言之。渾言不別也。古者袍必有表。後代爲外衣之偁。《釋名》曰:袍,丈夫箸。下至跗者也。袍,苞也。苞,内衣也。婦人以絳作。義亦然也。

从衣。包聲。

段注薄褒切。古音在三部。

《論語》曰:衣敝緼袍。

段注敝各本作弊。誤。《論語・子罕》篇文。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古衣裝綿曰袍,禪、裌者不云袍。

白话解释

袍,夹层里夹藏绵絮的保暖长衣。字形采用“衣”作边旁,采用“包”作声旁。《论语》上说:“穿着破烂的旧丝绵袍子。”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形構從衣、包聲,從衣,表示與衣服相關;包聲,表示音讀,也表示包覆的意思。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袍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34頁,第9字
2陳昌治本第682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519頁
4說文校箋第347頁,第13字
5說文考正第329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1187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2028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16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754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212頁,第5字
11標注說文第339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2815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8366頁【補遺】第17254頁
14通訓定聲第1101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718頁【崇文】第2869頁
16說文句讀第1116頁
17章授筆記第351頁,第3字
18古字詁林第七冊,第576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798頁,第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