𧯡
字义 反馈

𧯡

复制

wān ㄨㄢ yuè ㄩㄝˋ

豆部 共12画 上下结构 U+27BE1
汉语字典

豆部

12画

5画

上下结构

wan yue

wān yuè

QBGU

NUMRT

RSJU

27BE1

[354551251431]

𧯡字概述

折叠展开

〔𧯡〕字拼音是wān,yuè 部首是豆, 总笔画是12画。

〔𧯡〕字是上下结构

〔𧯡〕字仓颉码是NUMRT 五笔是QBGU 郑码是RSJU

〔𧯡〕字的UNICODE是27BE1。 十进制为162785,UTF-32:00027be1,UTF-8:F0 A7 AF A1。

〔𧯡〕字的异体字是

𧯡的意思

折叠展开

𧯡

1wānㄨㄢ

基本解释

豆飴。《説文•豆部》:“𧯡,豆飴也。”

同“”。清翟灝《通俗編》卷三十六:“《唐六典》有𧯡豆。亦作豌。”

𧯡

2yuèㄩㄝˋ

基本解释

同“𩜌”。豆沙。《集韻•迄韻》:“𩜌,飴和豆也。《博雅》:‘䭉謂之𩜌。’或作𩚴𧯡。”

𧯡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中 部首:豆部

武英殿刻本: 第2853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1192頁,第2

標點整理本: 第1168頁,第2

唐韻》:一丸切;《集韻》:烏丸切,𡘋音剜。
說文》:豆飴也。

又,《類篇》與豌同。
博雅》:豌豆,䝀豆也。楊愼引《唐六典》有𧯡豆,音彎,卽豌豆;俗譌呼爲安豆,改从宛作豌。

又,《集韻》:紆物切,音鬱。又,於月切,音𣤠──𡘋豆飴也。或作𩜌𩚴

注解

𧯡〕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豆部

𧯡〕字是多音字,拼音是wān、yuè,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夗、豆

𧯡〕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wān] ⑴ 豆飴。《説文•豆部》:“𧯡,豆飴也。”⑵ 同“豌”。清翟灝《通俗編》卷三十六:“《唐六典》有𧯡豆。亦作豌。” [yuè] ⑴ 同“𩜌”。豆沙。《集韻•迄韻》:“𩜌,飴和豆也。《博雅》:‘䭉謂之𩜌。’或作𩚴、𧯡。”

𧯡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𧯡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𧯡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上反切一丸切頁碼154頁,第9

𧯡

𧯡豆飴也。从豆夗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九反切宛桓反頁碼391頁,第7行,第2

𧯡豆飴也。從豆夗聲。

鍇注臣鍇曰:「飴,餳也。今豆名。」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上反切一丸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828頁,第2許惟賢368頁,第1

𧯡豆飴也。

段注飴,米櫱煎也。糱,芽米也。然則豆飴者,芽豆煎爲飴也。《黑部》𪑲下曰:讀若飴𧯡𧯡。《方言》飴謂之䬵。𩜌謂之䭉。郭注以豆㞕襍餳也。𩜌𧯡字。

从豆。夗聲。

段注一丸切。按篇,韵皆於月切。一丸非也。十四部。

𧯡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06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404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313頁
4說文校箋第200頁,第9字
5說文考正第192頁,第6字
6說文今釋第684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203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2730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002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122頁,第16字
11標注說文第198頁,第11字
12說文注箋第1582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5146頁【補遺】第16759頁
14通訓定聲第2836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411頁【崇文】第1641頁
16說文句讀第610頁
17古字詁林第五冊,第103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493頁,第4字

𧯡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𧯡(简·楚〔战国〕·望山) 楚〔战国〕 望山

𧯡(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𧯡(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