𨒌
字义 反馈

𨒌

复制

zhēng ㄓㄥ

辶部 共8画 半包围结构 U+2848C
汉语字典

辶部

8画

5画

半包围结构

zheng

zhēng

GHPD

YMYM

WAII

2848C

[12121454]

𨒌字概述

折叠展开

〔𨒌〕字拼音是zhēng 部首是辶, 总笔画是8画。

〔𨒌〕字是半包围结构

〔𨒌〕字仓颉码是YMYM 五笔是GHPD 郑码是WAII

〔𨒌〕字的UNICODE是2848C。 十进制为165004,UTF-32:0002848c,UTF-8:F0 A8 92 8C。

〔𨒌〕字的异体字是

𨒌的意思

折叠展开

zhēngㄓㄥ

基本解释

同“”。《説文•辵部》:“𨒌,正行也。征,𨒌或从彳。”《玉篇•辵部》:“𨒌,行也,今作征。”

𨒌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辵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06頁,第13

同文書局本: 第1255頁,第4

標點整理本: 第1239頁,第1

玉篇》:古文征字。註詳彳部四畫。

注解

𨒌〕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辵部

𨒌〕字拼音是zhēng,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辶、正

𨒌〕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ēng] ⑴ 同“征”。《説文•辵部》:“𨒌,正行也。征,𨒌或从彳。”《玉篇•辵部》:“𨒌,行也,今作征。”

𨒌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𨒌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𨒌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下反切諸盈切頁碼52頁,第12

𨒌

𨒌正行也。从辵正聲。

征𨒌或从彳。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四反切眞名反頁碼151頁,第5行,第3

征正行也。從辵正聲。

鍇注臣鍇曰:「謂从正道行也,若王者巡狩,正也。狩河陽非正行也。乍行乍止,偵也。天子必五歲卜征,詳習乃行。」

反切………頁碼151頁,第7行,第1

𨒌或從彳。

鍇注臣鍇曰:「胤往征之,正其罪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下反切諸盈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279頁,第4許惟賢124頁,第12

征正行也。

段注《釋言》、《毛傳》皆曰:征,行也。許分別之。征爲正行。邁爲遠行。

从辵。正聲。

段注形聲包會意。諸盈切。十一部。《廴部》又有延字。行也。

𨒌或从彳。

段注引伸爲征伐。《孟子》曰:征之爲言正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引申為征伐。

因有正義,故引申為征伐。

征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9頁,第12字
2陳昌治本第147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125頁
4說文校箋第70頁,第5字
5說文考正第65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221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392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975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338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40頁,第13字
11標注說文第70頁,第2字
12說文注箋第534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2449頁【補遺】第16347頁
14通訓定聲第3420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49頁【崇文】第593頁
16說文句讀第200頁
17章授筆記第80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二冊,第321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180頁,第1字

𨒌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𨒌(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𨒌(金文·春秋·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𨒌(金文·春秋·春秋) 春秋 金文 春秋

𨒌(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𨒌(传抄·宋·隶释 隶续) 传抄 隶释 隶续

𨒌(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𨒌(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𨒌(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