𨛖
字义 反馈

𨛖

复制

kuài ㄎㄨㄞˋ

阝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U+286D6
汉语字典

阝部

9画

7画

左右结构

kuai

kuài

HMAB

YBNL

IDLY

286D6

[212512252]

𨛖字概述

折叠展开

〔𨛖〕字拼音是kuài 部首是阝, 总笔画是9画。

〔𨛖〕字是左右结构

〔𨛖〕字仓颉码是YBNL 五笔是HMAB 郑码是IDLY

〔𨛖〕字的UNICODE是286D6。 十进制为165590,UTF-32:000286d6,UTF-8:F0 A8 9B 96。

〔𨛖〕字的异体字是

𨛖的意思

折叠展开

kuàiㄎㄨㄞˋ

基本解释

古乡名。也作“”。《説文•邑部》:“𨛖,汝南安陽鄉。”

姓。《正字通•邑部》:“𨛖,姓,因地為姓。《春秋》衛世子𨛖瞶,《石經》作蒯。”

𨛖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45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1272頁,第3

標點整理本: 第1258頁,第17

集韻》:苦怪切,音快。
說文》:汝南安陽鄕名。

又,姓。
正字通》與蒯同。春秋衞世子蒯瞶,《石經》作𨛖,今从之。

注解

𨛖〕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邑部

𨛖〕字拼音是kuà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

𨛖〕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kuài] ⑴ 古乡名。也作“蒯”。《説文•邑部》:“𨛖,汝南安陽鄉。”⑵ 姓。《正字通•邑部》:“𨛖,姓,因地為姓。《春秋》衛世子𨛖瞶,《石經》作蒯。”

𨛖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𨛖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𨛖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下反切苦怪切頁碼212頁,第25

𨛖

𨛖汝南安陽鄉。从邑,𦳋省聲。

附注桂馥義證:「𦳋省聲者,當為𨛖省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二反切庫拜反頁碼546頁,第7行,第1

𨛖汝南安陽鄉。從邑,㕟省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下反切苦怪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198頁,第2許惟賢526頁,第11

𨛖汝南安陽鄉。

段注汝南郡安陽,二志同。今河南汝寧府眞陽縣縣東故安陽城是也。有鄉名𨛖

从邑。㕟省聲。

段注㕟宋版及小徐皆不從艸。《艸部》𦳋,《耳部》𦖥,皆㕟聲。則固有㕟字矣。苦怪切。十五部。《漢書》䣙成矦周緤。服虔音菅𦳋𦳋。則服作𨛖成矦。

𨛖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19頁,第16字
2陳昌治本第542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416頁
4說文校箋第270頁,第23字
5說文考正第260頁,第26字
6說文今釋第937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1619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3486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385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166頁,第8字
11標注說文第269頁,第3字
12說文注箋第2170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6735頁【補遺】第17003頁
14通訓定聲第2240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569頁【崇文】第2273頁
16說文句讀第868頁
17古字詁林第六冊,第360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647頁,第13字

𨛖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𨛖(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𨛖(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