𩑔
字义 反馈

𩑔

复制

ㄎㄨ ㄧㄚˋ

頁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29454
汉语字典

頁部

12画

3画

左右结构

ku ya

TNDM

ONMBC

MAYG

29454

[315132511134]

𩑔字概述

折叠展开

〔𩑔〕字拼音是kū,yà 部首是頁, 总笔画是12画。

〔𩑔〕字是左右结构

〔𩑔〕字仓颉码是ONMBC 五笔是TNDM 郑码是MAYG

〔𩑔〕字的UNICODE是29454。 十进制为169044,UTF-32:00029454,UTF-8:F0 A9 91 94。

〔𩑔〕字的异体字是

𩑔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ㄎㄨ

基本解释

秃头。

颊旁骨。

𩑔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下 部首:頁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52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1399頁,第15

標點整理本: 第1392頁,第14

廣韻》:苦本切,音閫。
玉篇》:禿也。

又,《集韻》:丘謁切,音揭──義同。

又,《唐韻》、《正韻𡘋苦骨切,音窟。
廣韻》:白禿。
正韻》:頰旁骨。
周禮・冬官・考工記》〔注〕:之而,頰𩑔也。
〇〔按〕《說文》有𩑡𩑔,《廣韻》有𩑔𩑡。諸韻書音義大同小異,蓋卽一字而誤分爲二也。

注解

𩑔〕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下,康熙部首是頁部

𩑔〕字是多音字,拼音是kū、yà,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乞、頁

𩑔〕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kū] ⑴ 秃头。⑵ 颊旁骨。

𩑔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𩑔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𩑔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九上反切苦骨切頁碼294頁,第2

𩑡

異體𩑔

𩑡禿也。从𩑋气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七反切誇訥反頁碼735頁,第2行,第1

𩑡禿也。從頁气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九上反切苦骨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681頁,第1許惟賢737頁,第5

𩑡禿也。

段注禿本訓無髮。此則用其引伸之義也。《考工記》。作其鱗之而。注曰:之而,頰𩑔也。按頰謂鱗屬之面旁。𩑔謂鱗屬之頤𩔞。圓潤光滑故謂之禿。古語如是。魚游泳必動其頰與𩔞。所謂作其之而也。《玉篇》。頹者,頰下也。是其字可作頹。而淺者謂爲穨字。

𩑋。气聲。

段注苦骨切。十五部。按《周禮釋文》云:許愼口忽反。禿也。劉古本反。《正義》曰:舊讀𩑔字沽罪反。劉炫以爲當音壺。玉裁謂板本壺字葢誤。當作壼。

𩑔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76頁,第12字
2陳昌治本第733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558頁
4說文校箋第375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352頁,第10字
6說文今釋第1268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2176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4397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878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228頁,第16字
11標注說文第365頁,第4字
12說文注箋第3032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8866頁【補遺】第17343頁
14通訓定聲第2275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760頁【崇文】第3037頁
16說文句讀第1197頁
17古字詁林第八冊,第28頁,第4字
18古字釋要第846頁,第3字

𩑔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𩑔(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𩑔(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𩑔(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𩑔(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