𩢌
字义 反馈

𩢌

复制

wén ㄨㄣˊ

馬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U+2988C
汉语字典

馬部

14画

4画

左右结构

wen

wén

YCY

YKSQF

SOCU

2988C

[41341211254444]

𩢌字概述

折叠展开

〔𩢌〕字拼音是wén 部首是馬, 总笔画是14画。

〔𩢌〕字是左右结构

〔𩢌〕字仓颉码是YKSQF 五笔是YCY 郑码是SOCU

〔𩢌〕字的UNICODE是2988C。 十进制为170124,UTF-32:0002988c,UTF-8:F0 A9 A2 8C。

〔𩢌〕字的异体字是

𩢌的意思

折叠展开

𩢌

详细解释

同“”。

𩢌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補遺・亥集 部首:馬部

武英殿刻本: 第3756頁,第20

同文書局本: 第1574頁,第1

標點整理本: 第1442頁,第10

篇海類編》:無分切,音文──馬不純。又,《六書略》:馼,或書作𩢌

注解

𩢌〕字收录于《康熙字典》補遺・亥集,康熙部首是馬部

𩢌〕字拼音是wé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文、馬

𩢌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𩢌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𩢌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上反切無分切頁碼323頁,第9

異體𩢌

馼馬赤鬣縞身,目若黃金,名曰𩢌。吉皇之乘,周文王時,犬戎獻之。从馬从文,文亦聲。《春秋傳》曰:「𩢌馬百駟。」畫馬也。西伯獻紂,以全其身。

附注王筠句讀:「宣二年文,今作『文』,《集韻》亦引作『文』。」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九反切無分反頁碼795頁,第2行,第3

馼馬赤鬛、縞身、目若黃金,名曰𩢌。吉皇之乘,周文王時犬戎獻之。從馬、文,文亦聲。《春秋傳》曰:「𩢌馬百駟。」畫馬也。西伯獻紂,以全其身。

鍇注臣鍇按:《山海經》:一名吉量,乘之夀千嵗。《淮南子》謂之飛黃,亦曰乘黃。《太公・六韜》:紂拘文王牖里,散宜生之徒求吉黃,以獻紂而免。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上反切無分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1853頁,第5許惟賢810頁,第5

馼𩢌馬,

段注𩢌字今補。

赤鬛縞身。目若黃金。名曰吉皇之乘。

段注各本名曰之下有𩢌字。今刪正。《海內北經》曰:犬封國曰犬戎。國有文馬。縞身朱鬛。目若黃金。名曰吉量之乘。量一作良。郭注引《周書》、《六韜》、《大傳》說其狀略同。《周書》作名曰吉黃之乘。《六韜》作名曰雞斯之乘。

周成王時犬戎獻之。

段注成各本作文。誤。今正。許引成王時周靡獻𥝋𥝋,成王時蜀人獻大翰,成王時揚州獻鰅皆《逸周書》王會篇也。王會篇又言犬戎文馬,是其事矣。或因尚書《大傳》散宜生之犬戎取美馬駮身朱鬛雞目者獻紂。乃改此成王爲文王。而不顧其文義。

从馬文。文亦聲。

段注無分切。十三部。大徐左馬右文作馼。

《春秋傳》曰:𩢌馬百駟。

段注見宣二年。《左傳》作文馬。按許書當作文馬。此言《春秋傳》之文馬,非《周書》之𩢌馬也。恐人惑故辯之。

文馬,

段注二字今補。

畫馬也。

段注杜注亦云:畫馬爲文四百匹。《孔子世家》。文馬三十駟。亦謂畫馬。

西伯獻紂以全其身。

段注此八字葢或取尚書《大傳》事箋記於此。遂致誤入正文。文理不貫。當刪。要自《春秋傳》以下恐皆非許語。

馼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35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802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613頁
4說文校箋第410頁,第17字
5說文考正第384頁,第2字
6說文今釋第1383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2359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74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040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251頁,第22字
11標注說文第397頁,第11字
12說文注箋第3301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9588頁【補遺】第17455頁
14通訓定聲第3107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829頁【崇文】第3313頁
16說文句讀第1324頁
17古字詁林第八冊,第477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915頁,第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