𩱘
字义 反馈

𩱘

复制

ㄎㄜˋ

鬲部 共23画 左右结构 U+29C58
汉语字典

鬲部

23画

13画

左右结构

ke

GKME

MBIEV

AJSR

29C58

[12512543121241344413534]

𩱘字概述

折叠展开

〔𩱘〕字拼音是kè 部首是鬲, 总笔画是23画。

〔𩱘〕字是左右结构

〔𩱘〕字仓颉码是MBIEV 五笔是GKME 郑码是AJSR

〔𩱘〕字的UNICODE是29C58。 十进制为171096,UTF-32:00029c58,UTF-8:F0 A9 B1 98。

〔𩱘〕字的异体字是

𩱘的意思

折叠展开

𩱘

详细解释

1.拼音kè。

2.皮衣里子。

3.薄。

𩱘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上 部首:鬲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93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1460頁,第3

標點整理本: 第1457頁,第7

廣韻》:楷革切;《集韻》:克革切,𡘋音客。
說文》:裘裹也。
集韻》或作[⿰示鬲]。

又,《集韻》:吉歷切,音激──義同。

注解

𩱘〕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上,康熙部首是鬲部

𩱘〕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鬲、裘

𩱘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𩱘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𩱘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八上反切楷革切頁碼275頁,第6

𩱝

異體𩱘

𩱝裘裏也。从𧚍鬲聲。讀若擊。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六反切楷革切頁碼704頁,第7行,第2

𩱝裘裏也。從裘鬲聲。讀若擊。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八上反切楷革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1589頁,第3許惟賢696頁,第7

𩱝𧚍裏也。

段注表其毛而爲之裏附於革也。詩曰:羔羊之皮。素絲五它。皮言其表也。羔羊之革。素絲五緎。革言其裏也。羔羊之縫。素絲五總。合言其表裏也。其裏之所用未詳。

𧚍。鬲聲。讀若擊。

段注楷革切。十六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彌縫裘之處曰𩱘

𩱘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42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693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527頁
4說文校箋第354頁,第1字
5說文考正第334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1206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064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422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782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15頁,第11字
11標注說文第345頁,第16字
12說文注箋第2863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8488頁【補遺】第17269頁
14通訓定聲第2138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728頁【崇文】第2909頁
16說文句讀第1137頁
17章授筆記第353頁,第10字
18古字詁林第七冊,第644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808頁,第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