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mián ㄇㄧㄢˊ biān ㄅㄧㄢ

自部 共15画 上中下结构 U+81F1
汉语字典

自部

15画

9画

上中下结构

mian bian

mián biān

THPY

HUJCS

NLWS

26227

81F1

[325111445344153] 撇、竖、横折、横、横、横、点、点、横撇/横钩、撇、点、点、横、横折钩、撇

臱字概述

折叠展开

〔臱〕字拼音是mián,biān 部首是自, 总笔画是15画。

〔臱〕字是上中下结构

〔臱〕字仓颉码是HUJCS 五笔是THPY 四角号码是26227 郑码是NLWS

〔臱〕字的UNICODE是81F1。 十进制为33265,UTF-32:000081f1,UTF-8:E8 87 B1。

〔臱〕字的异体字是

臱的笔顺

折叠展开

臱的意思

折叠展开

1miánㄇㄧㄢˊ

基本解释

不见。

远望。

2biānㄅㄧㄢ

基本解释

古同“”。

臱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自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94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000頁,第28

標點整理本: 第969頁,第20

玉篇》:眉然切,音眠──不見也。

注解

〔臱〕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自部

〔臱〕字是多音字,拼音是mián、biān,上中下结构,可拆字为自、穴、方

〔臱〕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mián] ⑴ 不见。⑵ 远望。 [biān] ⑴ 古同“笾”。

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臱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四上反切武延切頁碼108頁,第11

𦤝

異體

𦤝冖冖不見也。闕。

附注謝彥華聞載:「𦤝即籩之古文,象籩形。籩行而𦤝廢。最初象形之文,遂成不知,蓋闕。……𦤝象器形,𦣹𦤝實棗粟豐滿形,非从自字。」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七反切米田反頁碼284頁,第3行,第2

𦤝宀宀不見也。闕。

鍇注臣鍇曰:「下葢象重覆也,宀音緜。愼無聞於師,故闕之。邊字從此。」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四上反切武延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544頁,第2許惟賢243頁,第9

𦤝宀宀不見也。

段注臱宀㬪韵。宀,交覆㴱屋也。宀宀,密緻皃。《毛詩》曰緜緜。《韓詩》曰民民。其實一也。

闕。

段注上从自。下不知其何意。故云闕。謂闕其形也。武延切。古音如民。十二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宀宀不見=綿綿。

宀宀不見也=綿綿。

𦤝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13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290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228頁
4說文校箋第143頁,第12字
5說文考正第136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485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833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1948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704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86頁,第1字
11標注說文第141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1062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3921頁【補遺】第16578頁
14通訓定聲第3001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282頁【崇文】第1125頁
16說文句讀第408頁
17章授筆記第154頁,第5字
18古字詁林第四冊,第21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365頁,第4字

臱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臱(简·楚〔战国〕·天星观) 楚〔战国〕 天星观

臱(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臱(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臱(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