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cǎo

三顾草庐

拼音 sān gù cǎo lú 怎么读

注音 ㄙㄢ ㄍㄨˋ ㄘㄠˇ ㄌㄨˊ

繁体 三顧草廬

感情 中性

近义词 三顾茅庐

三顾草庐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见“草庐三顾”。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7回回目:“刘玄德三顾草庐。”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真心诚意邀请。

故事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葛亮在隆中茅草房,自耕自食,但很有学问,人称“卧龙先生”。徐庶给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和关羽、张飞亲自到卧龙冈拜见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第三次终于见到诸葛亮,诚心请诸葛亮出山。

三顾草庐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犹“三顾茅庐”。见“三顾茅庐”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三顾茅庐”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东汉末年天下纷乱,打著“复兴汉室”名号起兵的刘备,在屯田新野时,从徐庶口中得知避居在南阳隆中的诸葛亮是个能人,于是前去拜访,一连去了三次,才见到人。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提到了这件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刘备不顾身分,一连三次专程拜访的诚心,终于感动诸葛亮答应出山替他奔波效力。后来“三顾茅庐”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对贤才真心诚意的邀请、拜访。

【书证】

  • 01.《南史・卷二六・袁湛列传》:“(明帝)钦昂风素,频降驾焉。及践阼,奏事多留与语,谓曰:『我昔以卿有美名,亲经相诣。』昂答曰:『陛下在田之日,遂蒙三顾草庐。』”

三顾草庐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all on somebody three times to show one's sincerity

三顾草庐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sān), 一部,共3画

①.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 如: 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②. 表示多次或多数。 如: 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读音(gù), 页部,共10画

①. 回头看,泛指看。 如: 顾眄。顾名思义。回顾。

②. 照管,注意。 如: 顾及。顾忌。顾虑。顾念。顾恤。顾全。顾问。顾惜。兼顾。

③. 商店或服务行业称来买货物或要求服务的。 如: 顾客。惠顾。主顾。

④. 拜访。 如: 三顾茅庐。

⑤. 文言连词,但、但看。 如: “兵不在多,顾用之何如耳”。

⑥. 文言连词,反而、却。 如: “足反居上,首顾居下。”

⑦. 同“雇”,酬。

⑧. 姓。

读音(cǎo), 艸部,共9画

①.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 如: 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草原。草坪。草行露宿。草菅人命。

②.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 如: 草料。柴草。稻草。

③. 粗糙,不细致。 如: 草率(shuài )。草鄙(粗野朴陋)。草具(粗劣的食物)。

④. 汉字的一种书体。 如: 草书。草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草。草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

⑤.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 如: 草拟。草诏(为皇帝草拟诏书)。

⑥.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 如: 草野。草莽。草寇。草贼。

⑦.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 如: 草鸡。

读音(lú), 广部,共7画

①. 房舍。 如: 茅庐。庐墓(①古人于父母或老师死后,服丧期间守护坟墓,在墓旁搭盖的小屋居住;②庐舍和坟墓)。

②. 姓。

三顾草庐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