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suǒcóng

不知所从

拼音 bù zhī suǒ cóng 怎么读

注音 ㄅㄨˋ ㄓ ㄙㄨㄛˇ ㄘㄨㄥˊ

繁体 不知所從

感情 中性

近义词 不知所措

不知所从的意思

折叠展开

不知怎么办。形容拿不定主意。

出处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心烦虑乱,不知所从。”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不知所从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犹“无所适从”。见“无所适从”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无所适从”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据《左传・僖公五年》载,春秋时,晋献公爱宠妾骊姬,立她为夫人。后来骊姬想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于是设计陷害太子申生,和两位公子重耳与夷吾。骊姬先怂恿献公命申生守曲沃,重耳守蒲,夷吾守屈,只把奚齐和她妹妹与献公生的儿子卓子留在身边。又派士𫇭去筑蒲城和屈城。士𫇭知道骊姬离间献公父子的阴谋,所以城筑了一半就停工了,把柴薪晒在上面。公子夷吾知道此事,就向献公控告士𫇭办事不力。士𫇭为自己辩解道:“臣听说:『如果没有丧事却悲伤,忧愁必然接著到来;没有兵患却筑城,必会被敌人据守。』既然会被敌人据守,又何必完成它呢?担任官职而不服从君命,是不敬;把敌人可以据守的城池筑得坚固,是不忠。一个失去忠敬的臣子,还拿什么事奉国君?希望您能够以修养德行的方式来巩固宗子的地位,又有甚么城池比得上呢?”士𫇭退下后,又感慨地赋诗明志,诗云:“如今国家混乱的情势,就像破旧狐裘上的毛一样纷乱,一个国家有了好多位君主,我真不知该听从谁的命令才好!”典源又见《左传・宣公十二年》。言楚国与晋国交战,楚庄王见到晋军声势浩大,本想退兵,但是臣子伍参力主迎战,并分析敌情说:“晋国的执政者是新上任的,不能发布号令。他的副手先縠刚愎不仁,不肯听从命令。晋军的三个统帅无法专权行事,想听命又没有上司下令,如此一来,大军该听谁的命令才好呢?所以这次战役,晋军必败。”“无所适从”在此亦为不知听从谁才好的意思。后来“无所适从”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但多用来比喻处理一件事却不知如何是好。

【书证】

  • 01.《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议者不同,南北异论,朕不知所从,久而不决。”

不知所从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lose one's head

不知所从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㈠ 不 [ bù ]

①. 副词。

②.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如: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如: 不,我不知道。

④. 用在句末表疑问。 如: 他现在身体好不?

㈡ 不 [ fǒu ]

①.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读音(zhī,zhì), 矢部,共8画

㈠ 知 [ zhī ]

①. 晓得,明了。 如: 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②. 使知道。 如: 通知。知照。

③. 学识,学问。 如: 知识,求知。无知。

④. 主管。 如: 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⑤. 彼此了解。 如: 相知。知音。知近。

⑥.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 如: 故知(老朋友)。

㈡ 知 [ zhì ]

①. 同“智”,智慧。

读音(suǒ), 戶部,共8画

①. 处,地方。 如: 住所。哨所。场所。处所。

②.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 如: 研究所。派出所。

③. 量词,指房屋。 如: 一所四合院。

④.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 如: 所部(所率领的部队)。所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所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所有。各尽所能。所向无敌。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⑤.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 如: 为人所敬。

⑥. 姓。

读音(cóng,zòng), 人部,共4画

①. 跟随。 如: 愿从其后。

②. 依顺。 如: 顺从。盲从。从善如流。

③. 采取,按照。 如: 从优。

④. 从事;参加。 如: 从业。从政。投笔从戎。

⑤. 由,自。 如: 从古至今。从我做起。

⑥. 跟随的人。 如: 侍从。仆从。

⑦. 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 如: 从父(伯父、叔父的通称)。

⑧. 次要的。 如: 主从。从犯。

⑨. 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

⑩. 姓。

不知所从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