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gshīzhǐguì

京师纸贵

拼音 jīng shī zhǐ guì 怎么读

注音 ㄐㄧㄥ ㄕ ㄓˇ ㄍㄨㄟˋ

繁体 京師紙貴

近义词 洛阳纸贵

京师纸贵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犹“洛阳纸贵”。见“洛阳纸贵”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洛阳纸贵”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西晋的大文学家左思,是一个相貌木讷、口齿不清的人,因此没有什么朋友,尽管文笔出众,也不被当时的人们所重视。左思对于写作文章十分用心,他曾经花了一年的时间写成〈齐都赋〉,描写齐国首都临淄的风光。接著他又想写一篇关于三国时代魏、蜀、吴都城的文章,即〈三都赋〉。这时左思的妹妺左芬正好被选入宫,左思就藉这个机会搬到人文荟萃的京师洛阳居住。因为左思从未去过蜀国的成都,所以他就去拜访当时的大文人张载,请教有关成都的风土民情。为了写成〈三都赋〉,左思花了十年的时间构思,他的家中到处挂著纸笔,连厕所和篱笆上都不例外,只要一有灵感,他便立刻提笔写下。在创作的过程中,左思又觉得自己的学问不足,便向朝廷请求担任掌管图书的秘书郎一职,以便翻阅各种书籍,作为写作的材料。后来〈三都赋〉完成,却并未得到时人的重视。左思认为自己的文笔并不比班固、张衡差,恐怕是当时的人不喜欢他的形貌,所以也看不起他的文章。左思听说皇甫谧是位著名的学者,便拿自己的作品去向他请教。皇甫谧看了〈三都赋〉之后非常欣赏,并为左思写了一篇序。后来张载为魏都的部分作注,刘逵也为蜀都、吴都两部分作注,卫权又写了略解。连官至司空的大文人张华,都对左思的〈三都赋〉大加赞赏,认为左思的成就不输给班固、张衡等大文人。由于这些文人学者的推荐,左思的这篇杰作便很快地在京城洛阳流传开来,人们竞相抄录,以致洛阳的纸价上涨。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洛阳纸贵”,用来形容著作风行一时,流传甚广。

【书证】

  • 01.《北齐书・卷三六・邢邵列传》:“自孝明之后,文雅大盛,邵雕虫之美,独步当时,每一文初出,京师为之纸贵,读诵俄遍远近。”

京师纸贵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jīng), 亠部,共8画

①. 国都(现特指中国首都北京)。 如: 京城。京都。京华(因京都是文物、人才汇集的地方,所以称京都为“京华”)。京畿(国都和国都附近的地方)。京剧。京师(首都的旧称)。京绣。京菜。

②. 大。

③. 古代数名,指一千万,亦指一亿兆。

④.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 如: 京族。

⑤. 姓。

读音(shī), 巾部,共6画

①. 教人的人。 如: 老师。导师。师傅。师生。师徒。师德。良师益友。好(hào )为人师。

②.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 如: 工程师。医师。技师。

③. 效法。 如: 师法古人。

④. 榜样。 如: 师范。

⑤.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 如: 师母。师兄。师弟。师妹。

⑥.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 如: 法师。禅师。

⑦. 军队。 如: 会师。出师。

⑧.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 如: 师长。师座。

⑨. 一国的首都。 如: 京师。

⑩. 姓。

读音(zhǐ), 纟部,共7画

①. 用植物纤维制成的薄片,作为写画、印刷书报、包装等用。 如: 纸张。纸币。纸烟。纸上谈兵(喻空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洛阳纸贵(称誉别人的著作)。金迷纸醉。

②. 量词,指书信、文件的张数。 如: 一纸空文。

读音(guì), 贝部,共9画

①. 价钱高,与“贱”相对。 如: 贵贱(a.价格的高低;b.指人的地位高低;c.方言,无论如何)。春雨贵如油。

②. 指地位高。 如: 贵族。贵戚。贵望(尊贵的门第和声望)。

③. 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 贵国。贵庚(请问别人年龄)。贵姓。贵干(gàn )(问人要做什么)。

④. 特别好的,重要的。 如: 贵重(zhòng )。珍贵。尊贵。民为贵。

⑤. 值得看重,重视。 如: 可贵。

⑥. 指中国贵州省。 如: 云贵高原。

⑦. 姓。

京师纸贵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