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ǎojuégēn

去草绝根

拼音 qù cǎo jué gēn 怎么读

注音 ㄑㄩˋ ㄘㄠˇ ㄐㄩㄝˊ ㄍㄣ

繁体 去草絕根

近义词 斩草除根

去草绝根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即“斩草除根”。见“斩草除根”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斩草除根”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据《左传・隐公六年》载,春秋时,结邻的陈、郑二国时常发生争端而彼此交恶。后来郑国曾提出请求,希望能够与陈国和平共处。当时,陈桓公弟五父认为广结善缘是国家的重要施政方针,因此建议接受讲和。但陈桓公却认为宋、卫两国才是难以对付的敌手,郑国算不了什么,就拒绝接受郑国的讲和。结果在陈桓公六年五月时,郑国入侵陈国,陈国大败,被掳去许多财物及俘虏。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因为陈桓公没有广结善缘,让恶因滋长蔓生而不知悔改,随之而来的便是自取祸害。周朝大夫周任曾说:“治理国家的,看到恶人恶事,就要像农民铲除田里的杂草一样,直接将聚生的杂草连根拔起,不让它有再生的机会,这样除去恶的,善的才能发扬。后来「斩草除根”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

【书证】

  • 01.《陈书・卷三五・周迪列传》引南朝陈・陆琼〈下符讨周迪〉:“虽复朽株将拔,非待寻斧,落叶就殒,无劳烈风;但去草绝根,在于未蔓,扑火止燎,贵乎速灭。”

去草绝根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qù), 厶部,共5画

①.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 如: 去处。去路。去国。

②. 距离,差别。 如: 相去不远。

③.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 如: 去年。去冬今春。

④. 除掉,减掉。 如: 去掉。去皮。去势(①阉割;②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

⑤.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 如: 他去男主角。

⑥.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 如: 上去。进去。

⑦.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 如: 信步走去。

⑧. 汉语四声之一。 如: 去声(①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②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读音(cǎo), 艸部,共9画

①.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 如: 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草原。草坪。草行露宿。草菅人命。

②.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 如: 草料。柴草。稻草。

③. 粗糙,不细致。 如: 草率(shuài )。草鄙(粗野朴陋)。草具(粗劣的食物)。

④. 汉字的一种书体。 如: 草书。草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草。草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

⑤.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 如: 草拟。草诏(为皇帝草拟诏书)。

⑥.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 如: 草野。草莽。草寇。草贼。

⑦.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 如: 草鸡。

读音(jué), 纟部,共9画

①. 断。 如: 绝种。绝缘。绝嗣。绝情。绝迹。断绝。杜绝。灭绝。空前绝后。

②. 尽,穷尽。 如: 绝命。绝望。绝境。绝棋。气绝。

③. 极,极端的。 如: 绝妙。绝密。绝壁。绝无仅有。

④. 独特的,少有的,没有人能赶上的。 如: 绝色。绝技。绝伦。绝唱。绝代。

⑤. 一定的,肯定的。 如: 绝对。绝然。

⑥. 越过。 如: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⑦. 旧体诗的一种体裁。 如: 绝句。五绝。

读音(gēn), 木部,共10画

①. 高等植物茎干下部长在土里的部分。 如: 根植。根茎。根瘤。根毛。根雕。须根。块根。扎根。叶落归根。

②. 物体的基部和其他东西连着的部分。 如: 根底。根基。墙根儿。

③. 事物的本源。 如: 根源。根由。根本。知根知底。

④. 彻底。 如: 根除。根究。根治。

⑤. 依据,作为根本。 如: 根椐。

⑥. 量词,指长条的东西。 如: 两根筷子。

⑦. 数学上称一数开平方所得的值为“平方根”,开立方所得的值为“立方根”。

⑧. 数学上指代数方程式内未知数的值。

⑨. 化学上指带电的基。 如: 氨根。硫酸根。

去草绝根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