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ǒuzhū

口吐珠玑

拼音 kǒu tǔ zhū jī 怎么读

注音 ㄎㄡˇ ㄊㄨˇ ㄓㄨ ㄐㄧ

繁体 口吐珠璣

感情 中性

近义词 咳唾成珠

口吐珠玑的意思

折叠展开

珠、玑:都是珠宝,圆的叫珠,不圆的叫玑。
形容说话有文采。

出处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因俺夫人闻知苏轼胸怀锦绣,口吐珠玑,有贯世之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形容说话有文采。

例子他常常口吐珠玑,有不凡之论。

口吐珠玑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珠,真珠。玑,不圆的珠子。口吐珠玑形容一个人说话很有文采。《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因俺夫人闻知苏轼胸怀锦绣,口吐珠玑,有贯世之才。”《明・谢谠・四喜记・第五出》:“身呈文彩、口吐珠玑,登云会上广寒梯,攀龙定陟承明陛。”

口吐珠玑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he mouth spits out pearls.

口吐珠玑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kǒu), 口部,共3画

①.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 如: 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②.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 如: 瓶子口。

③. 出入通过的地方。 如: 门口。港口。

④.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 如: 古北口。喜峰口。

⑤. 破裂的地方。 如: 口子。

读音(tǔ,tù), 口部,共6画

㈠ 吐 [ tǔ ]

①. 使东西从口里出来。 如: 吐痰。吞吐。吐刚茹柔(吐出硬的,吃下软的;喻欺软怕硬)。

②. 放出,露出。 如: 高粱吐穗。吐故纳新。

③. 说出。 如: 吐话。一吐为快。

㈡ 吐 [ tù ]

①. 内脏里的东西从口里涌出。 如: 呕吐。上吐下泻。

②. 把吞没的东西退出来。 如: 吐还不义之财。

读音(zhū), 玉部,共10画

①. 蛤蚌因沙粒窜入壳内受到刺激而分泌的物质,逐层包起来形成圆粒,乳白色或略带黄色,有光泽,可做装饰品,亦可入药。称“珍珠”(亦作“真珠”,简称“珠”)。 如: 珠蚌。珠宝。珠花。夜明珠。珠玑(喻优美的词藻或诗文)。珠联璧合(珍珠联成串,美玉放在一起,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②. 像珠子的东西。 如: 汗珠。泪珠。露珠。

读音(jī), 玉部,共6画

①. 不圆的珠子。 如: 珠玑。

②. 古代测天文的仪器。 如: 璇玑。

③. 北斗星名之一。

口吐珠玑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