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īmáoqiú

吹毛求疵

拼音 chuī máo qiú cī 怎么读

注音 ㄔㄨㄟ ㄇㄠˊ ㄑㄧㄡˊ ㄘ

感情 贬义

近义词 无中生有 洗垢求瘢

反义词 通情达理 宽宏大量 宽大为怀

吹毛求疵的意思

折叠展开

求:寻找;疵:缺点;小毛病。
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疤痕。比喻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出处韩非《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用于指故意挑剔为难人。

例子吹毛求疵,天下人安得全无过失者?(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一)

正音”,读作“cī”,不能读作“pì”、“cǐ”。

辨形”,不能写作“”。

辨析吹毛求疵”和“求全责备”;都有“对人对事十分苛求”的意思。“吹毛求疵”是不怀好意;是故意挑剔;“求全责备”的动机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不好的;它要求的是完美无缺。

歇后语 1. 头发里找粉刺 —— 吹毛求疵
2. 地毯上找针 —— 吹毛求疵

谜语 头发里找粉刺 (谜底:吹毛求疵)

吹毛求疵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吹开细毛,仔细寻找皮上的小毛病。比喻刻意挑剔过失或缺点。#语本《韩非子・大体》。△“求全责备

【典源】

#《韩非子・大体》

古之全大体者,望天地、观江海、因山谷。日月所照,四时所行,云布风动,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1],托是非于赏罚,属轻重于[2];不[3]天理,不伤情性;不吹毛而求小[4],不洗垢而察难知。不引绳之外,不推绳之内;不急法之外,不缓法之内。守成理,因自然。祸福生乎道法,而不出乎爱恶。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注解

[1]法术:战国时代法家所谓“”与“”的合称,亦可统指法家的学术。法,指国家规定赏罚的律令。术,指君王统御臣下的方法、策略。

[2]权衡:称量轻重的工具。比喻为衡量事物价值的标准。权,秤锤。衡,秤杆。

[3]逆:违背、不顺从。

[4]疵:毛病、缺点。

[5]洗垢察难知:洗净污垢后,再细察难知的痕迹。义犹“吹毛求疵”、“洗垢求瘢”。

参考

另可参考:《慎子》逸文

【典故】

韩非,战国时韩国的宗室公子,是当时先秦诸子学派里,一位重要的法家代表人物,主张君王治理国家须结合法、术、势三者。《韩非子・大体》指出识大体的人,不会让自己的一点小聪明迷惑己心,也不会以一己的私利追求而操心劳神。韩非认为法治精神是重要的,他认为古时能执守大体的君王,用严明的法律来治理国家,用分明的赏罚来奖善惩恶,用客观的标准来评量事物的轻重大小;不违反天理,不伤害人性;也不在细微的地方刻意寻找缺点和毛病。后来原文中“吹毛而求小疵”,演变成“吹毛求疵”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刻意挑剔过失或缺点。

【书证】

  • 01.《韩非子・大体》:“古之全大体者……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源)
  • 02.《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刘胜》:“今或无罪,为臣下所侵辱,有司吹毛求疵,笞服其臣,使证其君,多自以侵冤。”
  • 03.《水浒传》第四七回:“非是我等要去寻他,那厮倒来吹毛求疵,因而正好乘势去拏那厮。”

【用法】

语义比喻刻意挑剔过失或缺点。贬义。

类别用在“苛薄挑剔”的表述上。

例句

这个人事事吹毛求疵,很难相处。

有些人尽在细节上面吹毛求疵,令人生厌。

老板说︰“负责品管的人就是要吹毛求疵。”

老王对人就是喜欢吹毛求疵,所以没什么朋友。

她连一点芝麻小事都要挑剔,未免太吹毛求疵了。

这篇文章写得还可以,如不吹毛求疵,应该算及格。

夫妻相处得相互包容,若总是彼此吹毛求疵,必难融洽。

我们公司非常严格,对任何流程的监控都近乎吹毛求疵

这是间无尘室,所以对任何进出人员的清洁检查,不得不吹毛求疵

【辨识】

同义“吹毛求疵”及“求全责备”都有刻意要求完美的意思。

异义“吹毛求疵”含有故意挑剔小毛病之意;“求全责备”仅表示所求务必达到完全无缺。

例句
吹毛求疵求全责备例句
她连一点芝麻小事都要挑剔,未免太吹毛求疵了。
像你这样求全责备的作法,不但无法教好学生,反而会使他们失去自信。

吹毛求疵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riticize unfairly
  2. 毛(け)を吹いて疵(きず)を求(もと)める,強(し)いてあらを探(さが)す
  3. придирáться к пустякáм
  4. éplucher(épiloguer)

吹毛求疵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chuī), 口部,共7画

①. 合拢嘴唇用力出气。 如: 吹打。吹灯(a.把灯火吹灭;b.喻人死亡;c.喻失败、垮台)。吹毛求疵。吹鼓手(a.办婚、丧事时吹奏鼓乐的人;b.胡乱吹捧和宣扬别人的人)。吹灰之力。

②. 说大话。 如: 吹牛。吹嘘。

③. 类似吹的动作。 如: 吹拂。风吹草动。

④. (事情)失败。 如: 吹台。

⑤. 消息流传,鼓动宣传。 如: 鼓吹。

读音(máo), 毛部,共4画

①.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 如: 毛笔。羽毛。毛织品。毛骨悚然。轻于鸿毛。

②. 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 如: 不毛之地。

③. 衣物上的霉菌。 如: 老没见太阳都长毛了。

④. 粗糙,没有加工的。 如: 毛布。毛估(粗略地估计)。毛坯。

⑤. 不是纯净的。 如: 毛利。毛重。

⑥. 行动急躁。 如: 毛躁。

⑦. 惊慌失措,主意乱了。 如: 把他吓毛了。

⑧. 小。 如: 毛病。毛孩子。毛毛雨。

⑨. 货币贬值。 如: 钱毛了。

⑩. 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 如: 两毛钱。

⑪. 姓。

读音(qiú), 水部,共7画

①. 设法得到。 如: 求生。求成。求知。求索。求证(寻求证据,求得证实)。求实(讲求实际)。求同存异。求全责备。求贤若渴。实事求是。

②. 恳请,乞助。 如: 求人。求告。求乞。求医。求教。求助。

③. 需要。 如: 需求。供过于求。

读音(cī), 疒部,共11画

①. 毛病。 如: 疵吝。疵病。吹毛求疵。

②. 缺点或过失。 如: 疵瑕。疵咎。疵点。

③. 诽谤,非议。 如: 疵物。疵毁。

吹毛求疵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