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ānzuòzhī

天作之合

拼音 tiān zuò zhī hé 怎么读

注音 ㄊㄧㄢ ㄗㄨㄛˋ ㄓ ㄏㄜˊ

感情 褒义

近义词 天造地设 佳偶天成 终身大事 美满良缘

反义词 彩凤随鸦 狭路相逢 仇人相见

天作之合的意思

折叠展开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结合。形容婚姻美满称心。也可用来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亲密关系。

出处《诗经・大雅・大明》:“文王初载,天作之合。”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祝人婚姻美满的话。

例子年长兄,我同你是“天作之合”,不比寻常同年弟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七回)

正音”,读作“zhī”,不能读作“zī”。

辨形”,不能写作“”。

歇后语 织女配牛郎 —— 天作之合

谜语 玉皇大帝做媒 (谜底:天作之合)

故事 西周初年,周武王联合西部八个诸侯,兴兵讨伐荒淫暴虐的商纣王,经牧野决战,一举灭了商朝,建立周朝,定都镐京,贵族统治者为了宣扬自己的功德,用诗歌记叙一系列建功立业的大事。《大明》就是这样一部史诗,其中讲到周文王的天作之合。

天作之合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天意撮合的婚姻,比喻美满良缘,多用为新婚贺词。语出《诗经・大雅・大明》。后亦用“天作之合”指自然形成的伙伴。

【典源】

《诗经・大雅・大明》

天监在下,有命既集。[1][2],天作之合。在[3],在[4]

注解

[1]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生卒年不详。商纣时为西伯,建国于岐山之下,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而被囚于羑里,后得释归。益行仁政,天下诸侯多归从,子武王有天下后,追尊为文王。

[2]初载:此语多解,或指早年,或指初登基时,或指其幼小始有识知之事。

[3]洽之阳:洽水之北。阳,山之南或水之北。

[4]渭之涘:渭水之崖。涘,岸边。

【典故】

《诗经》里的这篇歌谣,在赞颂周文王的美德,同时也讲述文王与武王的身世。先谈到文王父母的婚姻,再说文王与大姒的结合。文王在年轻的时候,与住在渭水旁、洽水北的大姒婚配。大姒是个贤淑的好女孩,与有德行的文王结合,这椿婚姻实在是上天美意的撮合啊!大姒婚后生下周武王,也受到上天庇佑,出兵讨伐暴虐的商纣,在战场上勇猛威武,终于开辟了周朝的天下。后来,“天作之合”就被用来指天意撮合的婚姻,多用为新婚贺词。亦用于指自然形成的伙伴。

【书证】

  • 01.《诗经・大雅・大明》:“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源)
  • 02.《艺文类聚・卷一五・后妃部・后妃》引晋・张华〈元皇后哀策文〉:“正位于内,寔在嫔嫱,天作之合,骏发其祥。”
  • 03.明・朱鼎《玉镜台记》第七出:“以表妹之貌,配温峤之才,真为天作之合。”
  • 04.明・徐复祚《红梨记》第一五出:“才子佳人,实是良偶,两下不期都来,可不是天作之合!”
  • 05.《儒林外史》第七回:“年长兄,我同你是天作之合,不比寻常同年弟兄。”
  • 06.《儿女英雄传》第一二回:“那张姑娘方才听你说来,竟是天作之合的一段姻缘。”

【用法】

语义天意撮合的婚姻,比喻美满良缘。

类别用在“美满婚姻”的表述上。

例句

在场宾客无不称赞他们是天作之合

表哥表嫂郎才女貌,真可说是天作之合

未婚男女经常求助月下老人,希望找到一段天作之合的姻缘。

你们的婚姻是天作之合,千万不要为了这种小事而闹离婚啊!

想要拥有一段天作之合的美满婚姻,双方互信互谅是不二法门。

他们原本是一对天作之合的佳偶,没想到日后竟然会对簿公堂!

经过一番波折,他们终成眷属,真可说是天作之合,人力无法拆散啊!

天作之合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 heaven-made match(a union made by heaven)
  2. союз,совершённый небом
  3. union prédestinée

天作之合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tiān), 大部,共4画

①.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 如: 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②. 在上面。 如: 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③. 气候。 如: 天气。天冷。

④. 季节,时节。 如: 冬天。

⑤.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 如: 今天。

⑥.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 如: 天上。天宫。

⑦. 自然界。 如: 天堑。天时。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⑧. 〔~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 如: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⑨. 自然的、生成的。 如: 天然。天性。天职(应尽的职责)。天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天伦之乐。

读音(zuò), 人部,共7画

①. 起,兴起,现在起。 如: 振作。枪声大作。

②. 从事,做工。 如: 工作。作息。作业。

③. 举行,进行。 如: 作别(分别)。作乱。作案。作战。作报告。

④.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 如: 作恶(è)。作弊。作梗。作祟。作态。作色。作为。作难。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⑤. 当成,充当。 如: 作罢。作保。作伐(做媒人)。作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

⑥. 创造。 如: 创作。写作。作曲。作者。

⑦. 文艺方面的成品。 如: 作品。不朽之作。

⑧. 同“做”。

⑨.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 如: 作坊。

⑩. 从事某种活动。 如: 作揖。作弄。作死。

读音(zhī), 丿部,共3画

①.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如: 赤子之心。

②.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如: 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③.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如: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④.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如: 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⑤. 代词,这,那。 如: “之二虫,又何知”。

⑥. 虚用,无所指。 如: 久而久之。

⑦. 往,到。 如: “吾欲之南海”。

读音(hé,gě), 口部,共6画

㈠ 合 [ hé ]

①. 闭,对拢。 如: 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

②. 聚集。 如: 合力。合办。合股。合资。

③.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 如: 合格。合法。情投意合。

④. 应该。 如: 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

⑤. 总共,全。 如: 合家欢乐。

⑥. 计,折算。 如: 合多少钱。

⑦.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㈡ 合 [ gě ]

①.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②.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

天作之合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