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ngdàozhāisēng

奉道斋僧

拼音 fèng dào zhāi sēng 怎么读

注音 ㄈㄥˋ ㄉㄠˋ ㄓㄞ ㄙㄥ

繁体 奉道齋僧

感情 中性

奉道斋僧的意思

折叠展开

奉:信奉;斋僧:供僧人吃饭。
指信教行善。

出处明・无名氏《锁白猿》第三折:“我也曾奉道斋僧,敬老怜贫,念寡恤孤。”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信教。

奉道斋僧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尊信道教,以斋菜施与僧人。泛指信教行善。《孤本元明杂剧・锁白猿・第三折》:“我也曾奉道斋僧,敬老怜贫,念寡恤孤。”

奉道斋僧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fèng), 大部,共8画

①. 恭敬地用手捧着。 如: 奉觞(举杯祝酒)。奉献。奉祀。奉承(恭维,讨好。“承”读轻声)。

②. 尊重,遵守。 如: 奉公守法。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奉行故事(按老规定办事)。

③. 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 如: 奉告。奉还(huán )。奉陪。奉劝。奉迎(a.敬辞,迎接;b.奉承)。奉赠。

④. 信仰。 如: 信奉。素奉佛教。

⑤. 供养,伺候。 如: 奉养。供奉。侍奉。

⑥. 姓。

⑦. 古同“俸”,薪金。

读音(dào), 辵部,共12画

①. 路,方向,途径。 如: 道路。铁道。志同道合。

②. 指法则、规律。 如: 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③.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 如: 道学。传道。修道。

④. 方法,办法,技术。 如: 门道。医道。

⑤.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⑥.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 如: 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

⑦.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 如: 会道门。一贯道。

⑧. 说,讲。 如: 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

⑨. 用语言表示情意。 如: 道喜。道歉。道谢。

⑩. 线条。 如: 铅笔道儿。

⑪.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

⑫.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⑬. 量词。 如: 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

⑭.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读音(zhāi), 文部,共10画

①. 屋舍,常指书房、学舍、饭店或商店。 如: 书斋。聊斋。荣宝斋。

②. 祭祀前或举行典礼前清心洁身。 如: 斋戒。封斋(亦称“把斋”)。斋月。斋坛。斋会。斋果。

③. 佛教、道教等教徒、道徒吃的素食。 如: 斋饭。斋堂。吃斋。

④. 舍饭给僧人吃。 如: 斋僧。

读音(sēng), 人部,共14画

①. 佛教指出家修行的人,梵语“僧伽”的简称。 如: 僧侣。僧尼。僧人。僧众。僧俗。高僧。

奉道斋僧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