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ánqiújiàn

契船求剑

拼音 qì chuán qiú jiàn 怎么读

注音 ㄑㄧˋ ㄔㄨㄢˊ ㄑㄧㄡˊ ㄐㄧㄢˋ

繁体 契船求劍

感情 贬义

近义词 刻舟求剑

反义词 见机行事

契船求剑的意思

折叠展开

比喻拘泥成法,不知变通。

出处语本《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头脑不灵活。

例子世易俗异,事执舛殊,不能通其变,而一度以揆之。斯契船而求剑,守株而伺兔也。《后汉书·张衡传》

故事 战国时期,一个楚国人坐船渡长江,船行至江山时他不小心将身上佩带的宝剑掉到水中,但没能及时抓住,于是就在掉剑的地方船舷作了一个记号,船靠岸后就在刚做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摸他的宝剑,结果一无所获。

契船求剑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犹“刻舟求剑”。见“刻舟求剑”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刻舟求剑”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战国时,秦国丞相吕不韦在《吕氏春秋》一书中,阐述君王治理国政的道理。他认为君王治国应要符合时宜,不能一味沿袭旧法,因为环境会随著时间改变。他举了一个例子:楚国有人渡江时,剑掉到水里,他便很快地在船身上刻了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等到船停了,他就从记号处下水找剑。可是船已经走动了,但落水的剑却不会动,这样找剑,不是很奇怪吗?如果用旧法治理国家,而不考虑时空的转变,就像这个求剑者的行为一样令人困惑。后来这个典源被浓缩成“刻舟求剑”,用来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书证】

  • 01.《后汉书・卷五九・张衡列传》:“世易俗异,事埶舛殊,不能通其变,而一度以揆之,斯契船而求剑,守株而伺兔也。”

契船求剑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mark the boat to locate the sword

契船求剑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qì,qiè,xiè), 大部,共9画

㈠ 契 [ qì ]

①. 证券,证明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如: 契约。契据。房契。

②. 相合,相投。 如: 相契。契合。默契。契友。契分(fèn )(投合无间的情分)。契厚。

③. 用刀雕刻。 如: 契刻。契舟求剑。

④. 〔~机〕指事物转化的关键。

⑤. 刻的文字,近代称甲骨文。 如: 书契。契文(甲骨文)。

㈡ 契 [ qiè ]

①. 古同“锲”,用刀子刻。

㈢ 契 [ xiè ]

①. 古人名,中国商朝的祖先,传说是舜的臣,助禹治水有功而封于商。

读音(chuán), 舟部,共11画

①. 水上交通工具。 如: 船舶。船只。船舱。船帆。

读音(qiú), 水部,共7画

①. 设法得到。 如: 求生。求成。求知。求索。求证(寻求证据,求得证实)。求实(讲求实际)。求同存异。求全责备。求贤若渴。实事求是。

②. 恳请,乞助。 如: 求人。求告。求乞。求医。求教。求助。

③. 需要。 如: 需求。供过于求。

读音(jiàn), 刀部,共9画

①. 古代的一种兵器。 如: 宝剑。长剑。剑鞘。剑术。剑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亦喻书法雄健)。刻舟求剑。

契船求剑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