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āngzhuāngdào

康庄大道

拼音 kāng zhuāng dà dào 怎么读

注音 ㄎㄤ ㄓㄨㄤ ㄉㄚˋ ㄉㄠˋ

繁体 康莊大道

感情 褒义

近义词 阳关大道 前程似锦

反义词 羊肠小径 羊肠鸟道 羊肠小道 坎坷不平

康庄大道的意思

折叠展开

康庄:宽阔、通达的大路。
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道路。常用以比喻光明的前途。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例子我梦里所到的地方,竟是一片康庄大道,马来车往,络绎不绝。(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十回)

正音”,读作“zhuāng”,不能读作“zhuàng”。

辨形”,不能写作“”。

辨析康庄大道”和“阳关大道”都指大路。不同在于:①“康庄大道”偏重于宽阔平坦;“阳关大道”偏重于便利、好走。②它们又都可比喻光明的道路。但“康庄大道”常用;“阳关大道”用得较少。

康庄大道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四通八达的大路。语本《史记・卷七四・孟子荀卿列传》。后用“康庄大道”比喻光明的前途。

【典源】

《史记・卷七四・孟子荀卿列传》

自驺衍与齐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奭之徒,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岂可胜道哉!……于是[1]嘉之,自如淳于髡以下,皆命曰列大夫,为[2][3],高门大屋,尊宠之。览天下诸侯宾客,言齐能致天下贤士也。

注解

[1]齐王:指战国时齐威王(?∼公元前320),继承其父桓公的王位,在临淄稷下设立学宫。

[2]开第:开设府第。第,官员居住的高大屋宅。

[3]康庄之衢:四通八达的大路。康,五达的的大路。庄,六达的大路。衢,音,四达的大路。

【典故】

“康庄大道”原作“康庄之衢”。稷下,是春秋时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齐国曾在此设稷下学宫,招揽文学游士数千人,成为战国时的学术中心。齐威王时,为嘉许聚集于稷下讲学议论的文学游士: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奭等人,任命为列大夫,并且为他们建筑高大的屋宅、平坦畅达的大路,倍受尊重、恩宠。后来“康庄大道”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四通八达的大路。亦用来比喻光明的前途。出现“康庄大道”的书证如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答聂文蔚》:“譬之驱车,既已由于康庄大道之中,或时横斜迂曲者,乃马性未调,衔勒不齐之故。”

【书证】

  • 01.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答聂文蔚》:“譬之驱车,既已由于康庄大道之中,或时横斜迂曲者,乃马性未调,衔勒不齐之故。”
  • 02.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八・高青丘诗》:“元末明初,杨铁崖最为巨擘。然险怪仿昌谷,妖丽仿温、李,以之自成一家则可,究非康庄大道。”
  • 03.《官场现形记》第六○回:“我梦里所到的地方,竟是一片康庄大道,马来车往,络绎不绝,竟同上海大马路一个样子。”
  • 04.《恨海》第五回:“棣华便起身同五姐儿走到门外一望,原来是一条康庄大道,那逃难的车马络绎不绝,那里有个伯和在内?”

【用法】

语义四通八达的大路。

类别用在“道路畅达”的表述上。

例句

这一条康庄大道,两侧遍植松木,风景宜人。

只要走完这条小径,就是直通城市的康庄大道

如果能把所有的小路都变成康庄大道,就能有效改善交通问题!

语义比喻光明的前途。

类别用在“美好前程”的表述上。

例句

我们要互相勉励,携手迈向康庄大道

只要能够乐观进取,眼前尽是康庄大道

只要肯向上进取,你的未来绝对是条康庄大道

我国的民主政治为经济繁荣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

因为他平时不断努力,才能走上康庄大道,一帆风顺。

康庄大道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wide free road
  2. 広広(ひろびろ)として平(たい)らな道,坦坦(たんたん)たる
  3. широкий путь
  4. grande voie de communication(grande artère)

康庄大道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kāng), 广部,共11画

①. 安宁。 如: 康乐(lè )。康平。康宁。

②. 空,空虚。 如: 萝卜康了。

③. 宽阔。 如: 康庄。康衢(四通八达的大路)。

④. 无病。 如: 康健。康复。康泰。健康。

⑤. 丰盛。 如: 小康。康年。

⑥. 姓。

读音(zhuāng,péng), 广部,共6画

㈠ 庄 [ zhuāng ]

①. 村落,田舍。 如: 村庄。庄户。庄稼。

②. 封建社会君主、贵族等所占有的成片土地。 如: 皇庄。庄主。庄客。

③. 商店的一种名称。 如: 茶庄。饭庄。钱庄。

④. 某些种类的赌博,局中人轮流为主。 如: 庄家。坐庄。

⑤. 四通八达的道路。 如: 康庄大道。

⑥. 严肃,端重。 如: 庄严。庄重(zhòng )。端庄。

⑦. 姓。

㈡ 庄 [ péng ]

①. 平。

读音(dà,dài,tài), 大部,共3画

㈠ 大 [ dà ]

①.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如: 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②. 指大小的对比。 如: 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③.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 如: 大局。大众。

④.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 如: 不大高兴。

⑤. 年长,排行第一。 如: 老大。

⑥. 敬辞。 如: 大作。大名。大手笔。

⑦. 时间更远。 如: 大前年。

⑧.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⑨.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 如: 大概。大凡。

㈡ 大 [ dài ]

①. 〔~夫〕医生(“夫”读轻声)。

②. 〔~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㈢ 大 [ tài ]

①. 古通“太”。

②. 古通“泰”。

读音(dào), 辵部,共12画

①. 路,方向,途径。 如: 道路。铁道。志同道合。

②. 指法则、规律。 如: 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③.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 如: 道学。传道。修道。

④. 方法,办法,技术。 如: 门道。医道。

⑤.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⑥.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 如: 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

⑦.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 如: 会道门。一贯道。

⑧. 说,讲。 如: 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

⑨. 用语言表示情意。 如: 道喜。道歉。道谢。

⑩. 线条。 如: 铅笔道儿。

⑪.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

⑫.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⑬. 量词。 如: 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

⑭.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康庄大道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