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āiméndào

开门揖盗

拼音 kāi mén yī dào 怎么读

注音 ㄎㄞ ㄇㄣˊ ㄧ ㄉㄠˋ

繁体 開門揖盜

感情 贬义

近义词 自讨苦吃 引狼入室

开门揖盗的意思

折叠展开

揖:打拱;表示欢迎。
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用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定语;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

例子失守城池,要按军法;况又有禀帖到杨太守差我保守,我是你徒弟,开门揖盗,岂不是私通叛寇?(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回)

正音”,读作“yī”,不能读作“jí”、“jì”。

辨形”,不能写作“”、“”。

辨析开门揖盗”和“引狼入室”;都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害。常可通用。但“开门揖盗”偏重在“”;强调欢迎;“引狼入室”重在“”;强调引进。

谜语 欢迎小偷 (谜底:开门揖盗)

故事 东汉末年,江东孙策一行上山打猎,被吴郡太守许贡暗算中箭,回到府中虽经名医医治,但伤势发作,临死前将帅印交给孙权。孙权哭得很伤心,张昭劝孙权要以国事为重,过分悲伤就像开门揖盗一样,给国家带来祸患。

开门揖盗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揖,请。“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语出《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引狼入室

【典源】

《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

五年,[1],以事授[2],权哭未及息。策[3]张昭谓权曰:“[4],此宁哭时邪?且[5],非欲违父,时不得行也。况今[6]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使出[7]

注解

[1]策薨:策,指孙策(公元175—200),字伯符,吴郡富春人。三国时吴主孙权之兄。父坚战死,策整军渡江,所向皆破,遂定江东之地,后中箭伤重而卒。权称帝后,追谥长沙桓王。薨,音hōng,古代诸侯或大官死亡称为“”。

[2]权:孙权(公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人。继兄策之后,据有江东,与汉、魏对峙,成三分之业,后称帝建业,国号吴,在位三十一年。卒谥大皇帝,简称为“大皇”。世称吴大帝。

[3]长史:职官名。汉代丞相和将军皆设有长史官,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或幕僚长。

[4]孝廉:指孙权。汉时有荐举“善事父母,为人清洁有廉隅者”为官的制度,称为“举孝廉”,“孝廉”的地位相当于明清时代的“举人”,孙权十五岁时,曾获荐举,因此张昭称他为孝廉。

[5]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周公(?∼公元前1105)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东征平定三监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归而制礼作乐,天下大治。伯禽,西周鲁国国君,生卒年不详,周公长子。成王以商奄之地及殷民六族封伯禽,国号鲁,都曲阜,在位时曾辅成王,率军征淮夷、徐戎。传说周公制礼作乐,礼制中规定凡有亲人亡故,必须立即放下工作服丧,周公死时,适逢戎人作乱,伯禽家中虽有丧事,却仍立即出征与戎人作战,并未遵守丧制。

[6]奸宄:犯法作乱的人。宄,音guǐ

[7]巡军:巡视军队。

【典故】

据《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载,三国之时,孙策率军渡江,平定了江东之地,后来在一次战役中,不慎中箭,伤重不治,临死之前,他将军国大事全部交付其弟孙权。孙权因为兄长死去之事,非常地难过,忙于治丧之事,而忽略了军国大事。长史张昭看到了这种情形,就劝他说︰“当今世间战乱频仍,像豺狼般的乱贼满道,虽然你为了去世的兄长治丧是人之常情,但如果在这样的非常时刻,你仍只顾遵守礼制,不管国家大事,就好像把门打开,请盗贼进到家中,必然会招来祸患,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啊!”孙权听从了张昭的建议,便脱掉丧服,换上军装,前往巡视军队。后来“开门揖盗”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书证】

  • 01.《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源)
  • 02.《梁书・卷三九・羊侃列传》:“吾荷国重恩,当禀承庙算,以扫大逆耳,不能妄受浮说,开门揖盗。”
  • 03.《东周列国志》第三回:“申公借兵失策,开门揖盗,使其焚烧宫阙,戮及先王,此不共之仇也。”
  • 04.《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这不是我自己引水入墙,开门揖盗么?”
  • 05.《三侠五义》第一一五回:“蒋平也笑道:『贤弟说的也是。但只一件,世界上有这末明灯蜡烛等贼偷的么?你这不是「开门揖盗”,竟是“对面审贼”了。』」
  • 06.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姑妄听之》:“此僧中于一激,遂开门揖盗。天下自恃可为,遂为人所不敢为,卒至溃败决裂者,皆此僧也哉。”

【用法】

语义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类别用在“自取其祸”的表述上。

例句

她的风评很差,你如果真的要聘请她,无异于开门揖盗

这种恶人你竟请来担任要职,不是等于开门揖盗,自找麻烦吗?

这座村子的村民轻信匪徒的保证,开门揖盗,结果被洗劫一空。

如果银行为了省钱,停掉保全人员的巡逻,就等于是在开门揖盗

由于我当初任用人员不慎,以致今日公款被盗用,正是开门揖盗的结果。

我们今天如果把股份让予他们,等于是开门揖盗,要把公司经营权拱手让人。

他把仓库外的围墙都拆除了,说是要美化环境,我看根本就是在做开门揖盗的傻事。

【辨识】

同义“开门揖盗”及“引狼入室”都有引进坏人,自招祸害的意思。

异义“开门揖盗”侧重于明知为坏人仍加以引进;“引狼入室”侧重于在不清楚对方底细即加以引入。

例句
开门揖盗引狼入室例句
这座村子的村民轻信匪徒的保证,开门揖盗,结果被洗劫一空。
不要随便邀请不熟悉的朋友到家里,以免引狼入室

开门揖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hrow the door open for the robbers
  2. самому отворять ворота грабителю

开门揖盗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kāi), 廾部,共4画

①.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 如: 开启。开化。开诚布公。

②. 分割。 如: 对开。三十二开本。

③. 通,使通。 如: 开导。开窍。

④. 使显露出来。 如: 开采(挖掘矿物)。开发。

⑤. 扩大、发展。 如: 开扩。开拓。

⑥. 发动或操纵。 如: 开动。开车。

⑦. 起始。 如: 开始。开宗明义。

⑧. 设置、建立。 如: 开创。开国。开设。

⑨. 列举,写出。 如: 开单子。开发票。

⑩. 支付。 如: 开销。开支。

⑪. 沸腾,滚。 如: 开水。

⑫. 举行。 如: 开运动会。

⑬.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 如: 躲开。

读音(mén), 门部,共3画

①.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 如: 门儿。门口。开门见山。

②.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 如: 电门。

③. 途径,诀窍。 如: 门径。门道儿。

④.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 如: 门第。门风。门婿。长(zhǎng )门长子。

⑤. 事物的分类。 如: 分门别类。

⑥.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 如: 教门。门徒。

⑦. 量词。 如: 一门大炮。

⑧. 姓。

读音(yī), 手部,共12画

①. 古代的拱手礼。 如: 作(zuō)揖。揖让(宾主相见的礼节)。揖客。揖别。

读音(dào), 皿部,共11画

①. 偷窃,用不正当的手段营私或谋取。 如: 盗窃。盗贼。盗伐。盗掘。盗运。盗卖。盗用。盗名欺世(亦称“欺世盗名”)。

②. 偷窃或抢劫财物的人。 如: 海盗。强盗。窃国大盗。

开门揖盗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