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àntiānyóurén

怨天尤人

拼音 yuàn tiān yóu rén 怎么读

注音 ㄩㄢˋ ㄊㄧㄢ ㄧㄡˊ ㄖㄣˊ

感情 贬义

近义词 怨天怨地 埋天怨地 怨天忧人

反义词 反求诸己 引咎自责 任劳任怨 自怨自艾

怨天尤人的意思

折叠展开

怨恨天命;责怪别人(怨:怨恨;天:这里指命运;尤:责怪;归罪)。
形容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一味归咎客观;埋怨别人。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章:“成天泡在个人情绪里头,唉声叹气,怨天尤人。”

正音”,读作“yóu”,不能读作“yōu”。

辨形”,不能写作“”;“”,不能写作“”。

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终生为实现自己的主张而忙碌奔波,很少人采纳他的政治主张,孔子对学生发感慨,子贡问为什么?孔子说自己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努力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却透彻了解很多的道理,只有老天才了解自己。

怨天尤人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抱怨上天,责怪他人。比喻面对不如意时,一味地归咎客观环境,而不能自我检讨。语本《论语・宪问》。

【典源】

《论语・宪问》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1],知我者其天乎!”

注解

[1]下学而上达: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学习,进而上知天命、晓达德义。

【典故】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晚年致力整理古代典籍,并开平民教育之先河,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后世尊为“至圣先师”。《论语》一书是孔子应答弟子、时人以及弟子互相问答的话,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在〈宪问〉篇中,孔子感慨没有一个人可以了解他,人海茫茫,却觅无知己。但他认为自己在遭受挫折、失败时,能不埋怨上天,也不责怪别人。学习身边平常的事物,进而深知自然生灭演变的道理,而能随遇而安、通晓德义。这样对人生的了解,已经到达某个境界了,而这个境界一般人很难体会,也只有上天才会知道。后来《论语》原文的“不怨天,不尤人”演变为“怨天尤人”这句成语,用来比喻面对不如意时,一味地归咎客观环境,而不能自我检讨。

【书证】

  • 01.《喻世明言・卷三二・游酆都胡母迪吟诗》:“胡母迪答道:『迪乃后进之流,早习先圣先贤之道,安贫守分,循理修身,并无怨天尤人之事。』”
  • 02.《醒世姻缘传》第四八回:“这狄宾梁夫妇,一则为独儿独妇,百事含忍;二则恐人笑话,打了牙只往肚里咽;又亏不尽那姑子李白云预先说了那前生的来历,所以绝不怨天尤人,甘心忍受。”
  • 03.《隋唐演义》第六五回:“不要说男子处逆境,有怨天尤人,即使妇人亦多嗟叹。一日之间,就有无穷怨尤,总是难与人说的。”
  • 04.《红楼梦》第一二○回:“那宝钗却是极明理,思前想后,宝玉原是一种奇异的人,夙世前因自有一定,原无可怨天尤人。”
  • 05.《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幸而安老爷是个读书明理,阅历通达的人,毫无一点怨天尤人光景。”

【用法】

语义比喻面对不如意时,一味地归咎客观环境,而不能自我检讨。

类别用在“怨恨相仇”的表述上。

例句

听完他怨天尤人地诉苦后,我劝他凡事要看开点。

如果他失败时就只会怨天尤人,那离成功还远呢!

面对这种困难,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思虑因应对策。

这件事确实是我疏忽了,我不会怨天尤人,推诿责任。

怨天尤人于事无补,赶快了解失败的原因,好东山再起。

碰上这样的大地震,弄得家破人亡,要他不怨天尤人也难。

一个只会怨天尤人的人,往往不会虚心检讨自己失败的原因。

纵然生活如此辛苦,母亲从不怨天尤人,仍然乐观积极地过著日子。

经过父母的劝解后,他不再怨天尤人,改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困难。

这两个兄弟个性迥然有异,一个是满腹牢骚,一个却是从不怨天尤人

怨天尤人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blame fate and other people
  2. проклинáть весь белый свет(обвинять всех и вся)
  3. maugréer contre ciel et terre(se plaindre de tout et de tous)

怨天尤人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uàn), 心部,共9画

①. 仇恨。 如: 怨恨。恩怨。宿怨。怨仇。怨敌。怨府(大家怨恨的对象)。怨声载道。

②. 不满意,责备。 如: 埋(mán )怨。抱怨。怨言。任劳任怨。

读音(tiān), 大部,共4画

①.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 如: 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②. 在上面。 如: 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③. 气候。 如: 天气。天冷。

④. 季节,时节。 如: 冬天。

⑤.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 如: 今天。

⑥.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 如: 天上。天宫。

⑦. 自然界。 如: 天堑。天时。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⑧. 〔~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 如: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⑨. 自然的、生成的。 如: 天然。天性。天职(应尽的职责)。天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天伦之乐。

读音(yóu), 尢部,共4画

①. 特异的,突出的。 如: 尤为(wéi )。尤异。无耻之尤。

②. 更加,格外。 如: 尤其。

③. 过失。 如: 效尤(学着别人做坏事)。

④. 怨恨,归咎。 如: 怨天尤人。

⑤. 姓。

读音(rén), 人部,共2画

①.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 如: 人类。

②. 别人,他人。 如: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

③.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 如: 丢人,文如其人。

怨天尤人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