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īnjìng

息心静气

拼音 xí xīn jìng qì 怎么读

注音 ㄒㄧˊ ㄒㄧㄣ ㄐㄧㄥˋ ㄑㄧˋ

繁体 息心靜氣

近义词 平心静气

息心静气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犹“平心静气”。见“平心静气”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平心静气”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平心静气”原作“平心气”。心,指心情。气,可指脾气,也可借指态度。心情能保持平和,脾气自然就会控制得当,态度也会冷静。据《韩诗外传》卷二载,孔子的高徒宓子贱接受鲁国国君的任命,到单父这个地方担任县令。在任期间,他很少外出,而且常常悠闲地弹琴自娱,但是却把单父治理得很好。前任县令巫马期见了十分讶异,因为他在任时,为了治理政事,可说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日以继夜的工作。巫马期向宓子贱请教,子贱回答说:“那是因为我能任用人才,你却是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广任人才,许多人一起分担工作,自然轻松悠闲得多;凭一己之力,工作全集中在一人身上,当然就会很辛苦啊!”后人评论宓子贱的作法,说他是让自己的身体闲散,但是注意力与心思却很集中,以平和冷静的心情和脾气来处理政务,其下百官自然能随之条理分明地治事。所以,做事时一昧地埋头苦干,事必躬亲,不如先做好全盘规画,集合大家的力量一起完成,也就是像宓子贱“佚四肢,全耳目,平心气”,如此才是使事情更有效率的方法。后来“平心静气”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书证】

  • 01.《文明小史》第五四回:“大边到此,知道文案一席,赛如下了定钱了,便把马褂脱去,研得墨浓,蘸的笔饱,息心静气的写起来。”
  • 02.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二:“学者宜沈潜反复,息心静气,探讨于神味意境之间,以求换骨,不可以字句声调,袭其面目也。”

息心静气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xī), 心部,共10画

①. 呼吸时进出的气。 如: 鼻息。喘息。叹息。窒息。瞬息万变。

②. 停止,歇。 如: 休息。歇息。息怒。息兵。息事宁人。息止。平息。偃旗息鼓。

③. 繁殖,滋生。 如: 休养生息。滋息。

④. 音信。 如: 消息。信息。

⑤. 儿女。 如: 子息。

⑥. 利钱。 如: 息率(lǜ)。利息。月息。

读音(xīn), 心部,共4画

①.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 如: 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②. 中央,枢纽,主要的。 如: 心腹。中心。

③.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 如: 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旷神怡。人心惟危。

读音(jìng), 靑部,共14画

①. 停止的,与“动”相对。 如: 静止。静态。静物。平静。风平浪静。

②. 没有声音。 如: 安静。寂静。僻静。冷静。肃静。静悄悄。静穆。静谧。静默。静观。静听。

③. 安详,闲雅。 如: 静心。静坐。

④. 古同“净”,清洁。

⑤. 姓。

读音(qì), 气部,共4画

①.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 如: 气体。

②. 呼吸。 如: 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

③.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 如: 气候。气温。气象。

④. 鼻子闻到的味。 如: 气味。臭气。

⑤. 人的精神状态。 如: 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

⑥. 怒,或使人发怒。 如: 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 )。忍气吞声。

⑦. 欺压。 如: 受气。

⑧.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 如: 气功。气血。气虚。

⑨. 中医指某种症象。 如: 痰气。湿气。

⑩. 景象。 如: 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息心静气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