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nshì

愤世嫉俗

拼音 fèn shì jí sú 怎么读

注音 ㄈㄣˋ ㄕˋ ㄐㄧˊ ㄙㄨˊ

繁体 憤世嫉俗

感情 中性

近义词 避世绝俗 愤时嫉俗

反义词 安贫乐道

愤世嫉俗的意思

折叠展开

愤:憎恶;不满;世、俗:指当时的社会现状;嫉:仇恨。
指对不合理的社会现状和各种习俗表示愤恨与憎恶。

出处唐・韩愈《杂说》:“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憎恨世俗。

例子不见面就罢,一见面就是愤世嫉俗地破口大骂,要不就是针针见血地讽刺不休。(欧阳山《苦斗》四八)

正音”,读作“sú”,不能读作“shú”。

辨形”,不能写作“忿”;“”,不能写作“”。

愤世嫉俗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愤恨不合理的社会现状,憎恨邪恶的势力。语本唐・韩愈〈杂说〉四首之三。后用“愤世嫉俗”形容对腐败的社会现状及庸俗世态的痛恨。

【典源】

唐・韩愈〈杂说〉四首之三(据《全唐文・卷五五八・韩愈》引)

谈生之为〈崔山君传〉,称鹤言者,岂不怪哉!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吾性而不[1]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注解

[1]类:相似。

【典故】

“愤世嫉俗”原作“愤世嫉邪”。韩愈(公元768—824),字退之,唐朝河阳人。尊崇儒术,排斥佛老,通六经百家之学,创作颇多,各种体裁的作品,都有卓越的成就。他个性耿直,直言极谏,因而一再的被贬官,但不论治理那个地方,总是留下很好的治绩,深受百姓爱戴。在宦海上的浮沈,以及外在环境的影响,常让他有志不得伸,因此藉著文字,把志向和生命发挥到极致,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要有充实的思想内容,一扫南北朝以来形式主义为主的浮华文风。带动了文学上的改革,不仅影响了当代,也深深影响了后来的宋代,振兴了散文,称之为“古文运动”。这一篇是韩愈抒发对社会、人性的看法,提到有一个姓谈的书生写了一篇〈崔山君传〉,对不合理的社会现状,表达了愤恨,以及憎恨邪恶的势力,似有著隐遁的决心。而这个部分让他觉得一般人很少能够不与禽兽异物相同,而将人类应有的性情发挥到极致的。韩愈对人生所抱持的态度是属于入世的,因为遵行儒家思想,对于社会应当贡献己力,而非佛老那种出世、无为的消极生活态度。后来“愤世嫉俗”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对痛恨腐败的社会现状及庸俗世态的痛恨。

【书证】

  • 01.元・赵孟𫖯〈书吴幼清送李文卿归养序后〉:“仆开卷见司业吴公之文。嗟乎!吴公之言愤世嫉俗,可为万世戒,而益有以见文卿孝于其亲,异于流俗万万也。”
  • 02.明・倪谦《倪文僖集・卷二五・味澹对》:“彼庄、老玄虚,杨朱仁义,申、韩刑名,管、晏功利,苏、张纵横,范、蔡辩议,不韦《吕览》,太公《史记》,以至愤世嫉俗,幽人狷士放言高论,殆千百计。”
  • 03.明・苏平仲〈景古斋记〉:“鬻熊、太公,老聃、杨朱,……太史公之《史记》、不韦、淮南之训览,以至魏、晋以降,幽人狷士愤世嫉俗,作为辩论,多者数十百卷,少者为言亦数万,此亦天下之古物也。”
  • 04.清・徐枋〈题邵僧弥墨菊〉:“屈子愤世嫉俗,谓荃蕙为茅,兰芷善变,而独欲餐秋菊之英,非以其有凌霜之节耶?”
  • 05.《痛史》第一六回:“后来同他谈起时事,谁知他并不是个渔者出身,也是个清流高士,因为愤世嫉俗,托渔而隐的。”
  • 06.《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一回:“说起愤世嫉俗的话来,自然处处都有枭獍;但是平心而论,又何必人人都是枭獍呢?”

【用法】

语义形容腐败的社会现状及庸俗世态的痛恨。

类别用在“激愤恼怒”的表述上。

例句

他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所以会如此愤世嫉俗

你不能怪他如此地愤世嫉俗,他的命运实在太乖舛了。

不是忧国忧民的人,怎会写出了这么愤世嫉俗的作品?

也许是经历了太多的不幸,才会使他变得如此地愤世嫉俗

几个失意的人凑在一起,难免就愤世嫉俗地批评东,批评西起来。

他的小说中总有一个桀骜不驯、愤世嫉俗的人物,那正是他自己的化身。

愤世嫉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highly critical of society
  2. 世俗(せぞく)を憤り憎(にく)む,シニカルになる
  3. мизантрóпия
  4. misanthropie(être dégoǔté du monde et de la corruption des moeurs)

愤世嫉俗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fèn), 心部,共12画

①. 因不满而忿怒或怨恨。 如: 气愤。愤悱(郁闷)。愤慨。愤怒。愤然。悲愤。激愤。愤恚。公愤。义愤填膺。愤世嫉俗。

读音(shì), 一部,共5画

①. 一个时代,有时特指三十年。 如: 世代( ➊ 很多年代; ➋ 好几辈子)。世纪(指一百年)。流芳百世。

②. 一辈一辈相传的。 如: 世袭。世家( ➊ 封建社会中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 ➋ 《史记》中诸侯的传记)。

③. 人间,以与天上相区别。 如: 世上。世俗( ➊ 流俗; ➋ 非宗教的)。世故(➊处事待人圆滑,“故”读轻声; ➋ 处世经验)。世态炎凉。

④.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全地球、人间或宇宙;宇宙的一部分。 如: 世界。举世瞩目。公之于世。

⑤. 姓。

读音(jí), 女部,共13画

①. 因别人比自己好而怨恨。 如: 嫉妒。嫉恨。嫉羡。

②. 憎恨。 如: 嫉恶如仇。

读音(sú), 人部,共9画

①.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如: 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②.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 如: 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

③.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 如: 俗气。俗物。鄙俗。粗俗。庸俗。

④.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 如: 俗人。世俗。僧俗。凡夫俗子。

愤世嫉俗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