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úxīn

披裘负薪

拼音 pī qiú fù xīn 怎么读

注音 ㄆㄧ ㄑㄧㄡˊ ㄈㄨˋ ㄒㄧㄣ

繁体 披裘負薪

感情 中性

披裘负薪的意思

折叠展开

裘:皮毛衣服。
穿着裘褐,背着柴薪。形容志高行洁的隐士。

出处东汉・王充《论衡・书虚》:“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

用法作定语;指志高行洁的隐士。

例子勿据梧而策杖,亦披裘负薪。唐·王绩《游北山赋》

故事 春秋时期,吴王最小的儿子延陵季子姬札经常出使各国,见识广博,名气很大。他出使齐国时在路边发现一块金子,叫路边砍柴人去拣。没想砍柴人说我五月天还披着皮袄,背柴禾,像那种拣金子的人吗?延陵季子感到遇到高人而非常惭愧。

披裘负薪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延陵季子见路上有金子。呼叫过路的樵夫为其拾取。樵夫怒目回答:“我顶著夏日五月的烈阳,披著皮裘打柴,岂是为你拾金之人!”延陵季子知其为贤者,问其姓字,樵夫却认为他徒有其表,不值得自报姓名,遂转身而去。典出汉・王充・论衡・书虚。后用以比喻贫困隐逸。《唐・王绩・游北山赋》:“忽据梧而策杖,亦披裘而负薪。”亦作“五月披裘”。

披裘负薪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pī), 手部,共8画

①. 覆盖在肩背上。 如: 披星戴月。

②. 穿戴。 如: 披挂。披甲。

③. 打开,散开。 如: 披襟。披阅。披露(发表,公布,表露)。所向披靡。

④. 劈开,裂开。 如: 竹竿披了。

读音(qiú), 衣部,共13画

①. 皮衣。 如: 狐裘。集腋成裘。

②. 姓。

读音(fù), 贝部,共6画

①. 驮,背(bèi )。 如: 负米。负疚。负重。如释重负。负荆请罪。

②. 担任。 如: 担负。负责。负累(lěi )。负罪。负荷。忍辱负重。身负重任。

③. 仗恃,依靠。 如: 负隅顽抗。自负(自以为了不起)。

④. 遭受。 如: 负伤。负屈。

⑤. 具有,享有。 如: 久负盛誉。

⑥. 欠(钱)。 如: 负债。

⑦. 小于零的(数),与“正”相对。 如: 负数。

⑧. 指相对的两方面中反的一面,与“正”相对。 如: 负电。负极。

⑨. 违背,背弃。 如: 负心。负约。忘恩负义。

⑩. 失败,与“胜”相对。 如: 不分胜负。

读音(xīn), 艸部,共16画

①. 柴火。 如: 薪苏(打柴割草)。薪尽火传(chuán )(柴火烧完,又引燃了后一根柴,火永远不灭。原指人形骸有尽而精神未死,后亦用以喻思想学问、技艺代代相传)。

披裘负薪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