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ànfǎnzhèng

拨乱反正

拼音 bō luàn fǎn zhèng 怎么读

注音 ㄅㄛ ㄌㄨㄢˋ ㄈㄢˇ ㄓㄥˋ

繁体 撥亂反正

感情 中性

近义词 力挽狂澜 拨乱兴治 旋转乾坤 拨云见天

反义词 每况愈下 离经背道

拨乱反正的意思

折叠展开

拨:治理;乱:指乱世;反:回复;正:正常。
指整顿混乱局面;使秩序恢复正常。现在也指纠正错误;恢复正确的事理。

出处战国・公羊高《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东汉・班固《汉书・礼乐志》:“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犹命叔孙通制礼仪,以正君臣之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纠正比较重大的错误。

例子今天运将转,不过数十年,真人当出,拨乱反正(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三十二)

正音”,读作“bō”,不能读作“bá”。

辨形”,不能写作“”。

谜语 玩魔方 (谜底:拨乱反正)

故事 封建社会为了巩固其等级制度和宗法制定一些礼教,儒家代表孔子提倡礼治,要求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遵守礼制,安于其位,秦末大规模的农民战争严重冲击了封建礼教,汉朝建立后,命人重修礼仪以正君臣之位,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

拨乱反正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扭转乱象,归于正道。语出《公羊传・哀公十四年》。

【典源】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

《春秋》何以始乎隐?祖之所逮闻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何以终乎哀十四年?曰:备矣!君子曷为为[1][2]乱世,[3]诸正,莫近诸《春秋》。

注解

[1]《春秋》:书名。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为编年体史书。所记起自鲁隐公元年,迄鲁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其书常以一字一语之褒贬寓微言大义。因其记载春秋鲁国十二公的史事,故亦称为“十二经”。公羊、谷梁、左氏三家为之作传,称为“春秋三传”。

[2]拨:扭转。

[3]反:通“”,归返,返回。

【典故】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的历史修订而成的一本史书,所记起自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内容主要记载春秋时代,各诸侯国间聘问、会盟、战争等政治事件,也有关于日食、水灾、大旱等自然现象。孔子作此书,开私人修史之先,但并不纯为纪载史事,而是将个人褒贬巧妙地寄托于遗词用字间,以切要的言论呈显对政治及社会问题的看法。春秋时代,各国分立,攻伐与征战从未停止,孔子藉《春秋》强烈表达他对周王室的尊奉,以及大一统的主张,所以春秋三传之一的《公羊传》中便有一段话:“君子曷为为《春秋》?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意思是说:孔子作《春秋》,为的是扭转乱世,使政治社会回归于正道,就此来看,没有比《春秋》更能切合义理的了。后来“拨乱反正”被用来指扭转乱象,归于正道。

【书证】

  • 01.《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源)
  • 02.《孔丛子・与从弟书》:“忿俗儒淫辞冒义,有义欲拨乱反正,由来久矣。”
  • 03.《汉书・卷六・武帝本纪》:“赞曰:『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
  • 04.汉・桓宽《盐铁论・诏圣》:“高皇帝时,天下初定,发德音,行一切之令,权也,非拨乱反正之常也。”
  • 05.《旧唐书・卷八○・褚遂良列传》:“遂良言于太宗曰:『陛下拨乱反正,功超前烈,将告成东岳,天下幸甚。……』”
  • 06.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科第之设,沿革多矣。文皇帝拨乱反正,特盛科名,志在牢笼英彦。”
  • 07.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一九出:“近闻得朝中奸相弄权,朋党误国,此正臣子拨乱反正之时。”
  • 08.《喻世明言・卷三二・游酆都胡母迪吟诗》:“今天运将转,不过数十年,真人当出,拨乱反正。”

【用法】

语义扭转乱象,归于正道。

类别用在“改变乱象”的表述上。

例句

身为一个领导者,负有拨乱反正的职责。

经过拨乱反正之后,宪政体制终于走上了正轨。

表扬好人好事,对于社会风气有拨乱反正的正面效果。

面对混乱的价值观,我们应该拨乱反正,而非同流合污。

不论哪个时代,在国家多难时总会有一些英雄出来拨乱反正

此时正是国家存亡危急之秋,我们都肩负著拨乱反正的严峻任务。

现今人心涣散,纪律松弛,急须有志之士拨乱反正,进行全面整顿。

出色的政治家,应该在社会动乱的时候拨乱反正,而非相互打口水战。

拨乱反正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put down rebellion and restore order
  2. 混乱(こんらん)を治(おさ)めて,正常にもどす
  3. нормализовáть обстанóвку
  4. écarter les troubles et rétablir l'ordre

拨乱反正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bō), 手部,共8画

①. 用手指或棍棒等推动或挑动。 如: 拨动。把钟拨准了。拨冗(推开繁忙的事物,抽出时间)。拨云见日。

②. 分给。 如: 拨发。拨款。拨付。

③. 治理。 如: 拨乱反正。

④. 掉转。 如: 拨转马头。

⑤. 量词,用于成批的,分组的。 如: 分成两拨儿。

读音(luàn), 乙部,共7画

①. 没有秩序。 如: 乱套。紊乱。凌乱。

②.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 如: 乱世。政乱。平乱。乱邦不居。

③. 混淆。 如: 乱伦。败常乱俗。

④. 任意随便。 如: 乱吃。乱跑。

⑤. 男女关系不正当。 如: 淫乱。

⑥. 横渡。 如: 乱流。

⑦. 治理。 如: 乱臣。

⑧.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 如: 乱曰。

读音(fǎn), 又部,共4画

①. 翻转,颠倒。 如: 反手(a.翻过手,手到背后;b.反掌)。反复。反侧。

②. 翻转的,颠倒的,与“正”相对。 如: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反间(利用敌人的间谍,使敌人内部自相矛盾)。反诉。反馈。适得其反。物极必反。

③. 抵制,背叛,抗拒。 如: 反霸。

④. 和原来的不同,和预感的不同。 如: 反常。

⑤. 回击,回过头来。 如: 反驳。反攻。反诘。反思。反躬自问。

⑥. 类推。 如: 举一反三。

读音(zhèng,zhēng), 止部,共5画

㈠ 正 [ zhèng ]

①. 不偏斜,与“歪”相对。 如: 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②. 合于法则的。 如: 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③. 合于道理的。 如: 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④. 恰好。 如: 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⑤.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 如: 他正在开会。

⑥.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 如: 正面。正本。

⑦. 纯,不杂。 如: 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⑧. 改去偏差或错误。 如: 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⑨.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 如: 正方形。

⑩.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 如: 正电。

⑪.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 如: 正数(shù)。

⑫. 姓。

㈡ 正 [ zhēng ]

①. 〔~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

拨乱反正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