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áinànjiě

排难解急

拼音 pái nàn jiě jí 怎么读

注音 ㄆㄞˊ ㄋㄢˋ ㄐㄧㄝˇ ㄐㄧˊ

繁体 排難解急

近义词 排难解纷

排难解急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排除困难,解除危急。见“排难解纷”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排难解纷”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据《战国策・赵策三》载,有一次秦国派兵进攻赵国,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援,魏王虽然派出将军晋鄙带兵前往救援,但是终究害怕秦国的势力,不敢正面交战,所以就把军队驻扎在边境上,按兵不动。另一方面,魏王又派了将军辛垣衍为使臣,前去邯郸劝说赵王拥戴秦王为皇帝,这样秦王就会退兵。当时齐国的高士鲁仲连正好在赵国游历,听说了这件事,于是请求平原君为他引见辛垣衍。鲁仲连见了辛垣衍,向他解说当时的局势以及秦国的计谋,晓以大义。辛垣衍听了之后如梦初醒,除感佩鲁仲连的高见之外,并打消了劝说赵国的念头,而返回魏国。不久,魏国的公子无忌(信陵君)以计夺取晋鄙军队前来救赵,击退秦军,解除了赵国的危机。平原君很感激鲁仲连的帮助,要封赏他,但是鲁仲连再三的推辞,坚持不肯接受。于是平原君设宴款待,准备以黄金千两用祝寿名义送给鲁仲连。鲁仲连笑著对平原君说:“士人之所以为天下人所敬重,是由于为人排解祸患、困难、纷争,而不求报酬。如果要求有所报酬的,那是商人的行为。”于是坚持不拿千两的黄金,并辞别平原君,离开了赵国。后来“排难解纷”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为人排除危难,解决纷争。

【书证】

  • 01.元・戴表元〈题秦景山遗藁〉:“余尝爱秦汉以前士大夫,慷慨多奇气,为人排难解急,而不居其功。”

排难解急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pái,pǎi), 手部,共11画

㈠ 排 [ pái ]

①. 除去,推开。 如: 排出。排斥。排水。排外。排挤。排山倒海。排忧解难。

②. 摆成行列。 如: 排列。排队。排字。排印。排笔。排场。

③. 排成的行列。 如: 排头。前排。

④. 军队的编制单位,“班”的上一级。

⑤. 练习演戏。 如: 排戏。

⑥. 竹或木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 如: 木排。竹排。排运。

㈡ 排 [ pǎi ]

①. 〔~子车〕用人力拉运东西的一种车,多用于运货。

读音(nán,nàn,nuó), 隹部,共10画

㈠ 难 [ nán ]

①.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 如: 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

②. 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 如: 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 )。难道。难能可贵。

③. 不好。 如: 难听。难看。

㈡ 难 [ nàn ]

①. 灾祸,困苦。 如: 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

②. 仇怨。 如: 排难解纷。

③. 诘责,质问。 如: 发难。非难。责难。

㈢ 难 [ nuó ]

①. 古同“傩”。

读音(jiě,jiè,xiè), 角部,共13画

㈠ 解 [ jiě ]

①. 剖开,分开。 如: 解剖。分解。瓦解。解体。

②. 把束缚着、系着的东西打开。 如: 解开。解甲归田。解囊相助。

③. 除去,除,废除,停止。 如: 解放(➊使广大人民群众脱离压迫;➋解除束缚而得到自由)。解除。解饿。解乏。解惑。解疑。解围。解脱。解雇。解聘。解散。解毒。

④. 溶化。 如: 溶解。解冻。

⑤. 讲明白,分析说明。 如: 解释。解析。解说。劝解。解嘲。

⑥. 懂,明白。 如: 理解。见解。

⑦. 调和,处理。 如: 解决。和解。调(tiáo )解。排解。

⑧. 高兴,开心。 如: 解颜而笑。

⑨. 排泄。 如: 解手。

⑩. 代数方程中未知数的值。

⑪. 演算方程式。 如: 解方程。

⑫.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进学解》。

㈡ 解 [ jiè ]

①. 发送。

②. 押送财物或犯人。 如: 押解。起解。解差(chāi)。解回北京。

㈢ 解 [ xiè ]

①. 古同“懈”,松弛,懈怠。

②. 古同“邂”,邂逅。

③. 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 如: 卖解的。跑马卖解。

④. 〔~湖〕湖名,在中国山西省。

⑤. 姓。

读音(jí), 心部,共9画

①. 焦燥。 如: 急燥。着急。焦急。

②. 气恼,发怒。 如: 急眼。

③. 使着急。 如: 这件事真急人。

④. 匆促。 如: 急促。急功近利(急于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

⑤. 迅速,又快又猛。 如: 急流。急进。急先锋。急风暴雨。

⑥. 迫切,要紧。 如: 急切。急诊。急事。

⑦. 严重。 如: 告急。

⑧. 对大家的事情或别人的困难尽快帮助。 如: 急人之难。

排难解急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