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īxīnzhì

推心置腹

拼音 tuī xīn zhì fù 怎么读

注音 ㄊㄨㄟ ㄒㄧㄣ ㄓˋ ㄈㄨˋ

感情 褒义

近义词 肝胆相照 披肝沥胆 坦诚相见 赤诚待人

反义词 明争暗斗 钩心斗角 尔虞我诈 居心叵测

推心置腹的意思

折叠展开

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诚待人。推:拿出;置:安放。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萧王推赤心置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例子由于他平素对朝廷不满,又感于尚炯的推心置腹,就把他平日不轻对人谈的话都谈了出来。(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正音”,读作“zhì”,不能读作“zhǐ”。

辨形”,不能写作“”。

辨析见“畅所欲言”。

歇后语 胸口放磨盘 —— 推心置腹

谜语(谜底:推心置腹)

故事 西汉末年,刘秀起兵反对王莽,被更始帝刘玄封为萧王,同时派往北方收编农民起义军铜马军。铜马军有几十万人投奔刘秀。刘秀还是保持他们原来的编制,对他们的将领推心置腹,打消他们的疑虑,让他们死心塌地地跟随他。

推心置腹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把赤忱之心推到人家肚子里。比喻以至诚待人。#语本《东观汉记・卷一・光武帝纪》。

【典源】

#《东观汉记・卷一・光武帝纪》

更始遣使者,即立帝为萧王。诸将议上尊号,帝不许。帝击[1],大破之,受降适毕,封降贼[2],诸将未能信,贼亦两心。帝[3]降贼各归营勒兵待,帝轻骑入,[4]贼营。贼曰:“[5][6]置人腹中,安得不[7]。”由是皆自安。

注解

[1]铜马:指铜马贼,王莽末年,起于北方的叛军之一。

[2]渠率:首领。

[3]敕:音chì,指帝王对臣属所下的命令。

[4]案行:巡察。

[5]萧王:指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公元57)字文叔。蔡阳人,汉景帝后裔。新朝王莽末年,刘秀起兵讨伐王莽,因大败莽军及其他叛军,被刘玄封为萧王。后光复汉室,定都洛阳,为汉朝中兴之主。

[6]赤心:诚心。

[7]投死:效死。此言舍命回报。

参考

另可参考:《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

【典故】

据《东观汉记・卷一・光武帝纪》载,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推行改革政策,却因法令烦苛,弄得民不聊生,四方分裂。此时刘秀兄弟也以恢复汉室为号召,拥立刘玄为更始皇帝,加入反王莽政权的阵容。刘秀待人诚恳,擅于用兵,军民悦服。邯郸一役,刘秀大败莽军,被刘玄封为萧王。后来刘秀又北上击败强大的铜马军以及其他的割据势力,战败军队纷纷投降。刘秀收编降卒,原先的首领也都分派官职。但是这些首领们仍然心存疑虑,深怕刘秀终会对他们不利。刘秀看出他们的心态,就下令让他们仍然回去带领自己的部队,自己只带著极少的随从前去巡察。降将们看到刘秀对他们毫无戒心,十分信赖,便说:“萧王把他的赤诚之心都推移到人家的肚子里了,我们怎能不舍命回报呢?”后来“推心置腹”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比喻以至诚待人。

【书证】

  • 01.《明史・卷一七○・于谦列传》:“赞曰:『……景帝既推心置腹,谦亦忧国忘家,身系安危,志存宗社,厥功伟矣。』”
  • 02.《清史稿・卷二二○・诸王列传・允禩》:“圣祖升遐,朕念允禩夙有才干,冀其痛改前非,为国家出力,令其总理事务,加封亲王,推心置腹。”
  • 03.《隋唐演义》第五八回:“王世充拾亡魏之余,推心置腹,以待群雄,藉其土地以强根本。”
  • 04.清・蒋士铨《临川梦》第一二出:“大人若推心置腹,叟虽衰疾,尚堪一往,管教他下邳兵逃,邯郸围解,又何必运神椎,劳朱亥。”

【用法】

语义比喻以至诚待人。

类别用在“真诚待人”的表述上。

例句

他对朋友向来推心置腹,坦诚相待。

我们是推心置腹的老友,绝对信任对方。

他们俩推心置腹谈了一整夜,化解了许多误会。

要解开他心中的疑虑,你必须推心置腹地与他恳谈。

我跟你推心置腹相交数十年,你不相信我还能相信谁?

陈伯伯是爸爸推心置腹的好友,有事可以去找他帮忙。

如果我们不能推心置腹,合作无间,这项计划决不可行。

推心置腹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ake one's heart and place it in other's breast
  2. 誠意(せいい)をもって人(ひと)に対(たい)する
  3. по душам(задушевный)
  4. traiter autrui en toute sincérité et loyauté

推心置腹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tuī), 手部,共11画

①. 手抵物体向外或向前用力使物移动。 如: 推车。推搡。推拿。推倒。推敲。顺水推舟。

②. 使用工具向前移动进行工作。 如: 推头。推土。

③. 使事情开展。 如: 推广。推行(xíng )。推动。推销。

④. 进一步想,由已知之点想到其它。 如: 推及。推究。推导。推论。推测。推事。

⑤. 往后挪动(时间上)。 如: 推延。推移。

⑥. 辞让,脱卸。 如: 推让。推却。推委。推辞。

⑦. 举荐,指出某人优点。 如: 推许。推重(zhòng )。推举。推崇。

⑧. 让出,献出。 如: 推恩。推心置腹。

读音(xīn), 心部,共4画

①.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 如: 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②. 中央,枢纽,主要的。 如: 心腹。中心。

③.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 如: 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旷神怡。人心惟危。

读音(zhì), 网部,共13画

①. 放,摆,搁。 如: 安置。布置。置放。置身。位置。置信。置评。置疑。置辩。推心置腹。置若罔闻。置之度外。

②. 设立,设备。 如: 装置。设置。

③. 购买。 如: 添置。置办。置备。置买。

读音(fù), 肉部,共13画

①. 一般指人和脊椎动物躯干的一部分,介于胸和骨盆之间,包括“腹壁”、“腹腔”及内脏(通常称“肚子”)。 如: 腹部。腹膜。腹水。腹泻。腹疾。心腹(喻极亲近的人)。腹稿。腹诽(指口里不说而心里不以为然。亦作“腹非”)。遗腹子。

②. 喻地区的前部、内部或中部。 如: 腹地。腹背受敌。

③. 厚。 如: “(冬季之月)冰方盛,水泽腹坚,命取冰。”

④. 怀抱。 如: “出入腹我。”

推心置腹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