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ǒushìkǒng

有恃无恐

拼音 yǒu shì wú kǒng 怎么读

注音 ㄧㄡˇ ㄕˋ ㄨˊ ㄎㄨㄥˇ

繁体 有恃無恐

感情 贬义

近义词 仗势欺人 狗仗人势 狐假虎威

反义词 胆小怕事

有恃无恐的意思

折叠展开

恃:依仗;依靠;恐:害怕。
因为有所依仗而无所畏惧;毫无顾忌。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六年》:“齐候曰:‘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例子我们实在还有一个更正大的理由使自己有恃而无恐。(闻一多《演讲录 民盟的性质与作风》)

正音”,读作“shì”,不能读作“chí”。

辨形”,不能写作“”。

辨析见“有备无患”。

谜语 穿防弹衣冲锋 (谜底:有恃无恐)

故事 春秋时期,齐孝公想做霸主,趁鲁国发生灾荒出兵。鲁僖公派大臣展喜去边境劝阻,齐孝公讥笑鲁国是“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展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恃先王之命”,希望齐孝公退兵,齐孝公自知理亏就退兵。

有恃无恐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形容有依靠而无所顾忌。语本《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典源】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夏,齐孝公伐我北鄙。卫人伐齐,洮之盟故也。公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展禽。齐侯未入竟,展喜从之,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1],野无青草,何[2]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齐侯乃还。

注解

[1]悬罄:家中已经没有贮存的粮食了,比喻家境贫穷。悬,悬挂,贮存。罄,音qìng,穷尽。

[2]恃:依赖、依仗。

【典故】

《左传》记载了鲁僖公二十六年夏天,齐孝公亲自率兵攻打鲁国北部边境。鲁僖公得到消息后,立刻指派展喜带著酒食、财物前去慰劳齐国军队。才见面,齐孝公就问:“你们鲁国人害怕吗?”展喜回答:“小人会害怕,君子则不会。”齐侯说:“你们国家府库空虚,野地里连青草也看不到,凭什么不害怕?”展喜解释说:“依仗先王之命。昔日我先祖周公和齐国先祖姜太公辅佐成王时,曾立下『世世子孙,无相害也。』的盟誓,并且保存在盟府里。齐桓公在世时也尽力在协调解决诸侯间的问题,遵守盟约精神。您即位时,诸侯们都相信您也会遵守先王的盟约,由于我们相信您会信守互助不相攻的盟约,所以一点也不害怕。”齐孝公听了以后便撤兵回国。后来“有恃无恐”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有依靠而无所顾忌。

【书证】

  • 01.宋・魏了翁〈陛辞奏定国论别人才回天怒图民怨〉:“持之以坚,断之以果,毋为人言所怵,嗜欲所移,则臣秉钺于外,庶乎有恃无恐。”
  • 02.明・高攀龙〈保安寺建养老堂疏引〉:“昔者,圣王老老长长幼幼之化行,举天下之民,自生迄死,皆有恃而无恐。”
  • 03.明・冯梦龙《增广智囊・卷上・明智部・钓鱼山》:“必也兴屯田,葺庐舍,使民见可趋之利,而又置训练之将,严互援之条,使武备饬而有恃无恐,民谁不欣然而趋之。”
  • 04.《官场现形记》第一七回:“单太爷道:『现在县里有了凭据,所以他们有恃无恐。』”

【用法】

语义形容有依靠而无所顾忌。

类别用在“毫无畏忌”的表述上。

例句

有恃无恐地说:“有办法你去告我呀!”

别以为家里有钱,有恃无恐,就可以不事生产。

他那狐假虎威,有恃无恐的样子,让人看了就生气!

还不是靠著他爹的势力,否则他敢如此有恃无恐地胡作非为吗?

不管他出什么招数,我们都已有妥善的因应办法,所以有恃无恐

他环顾四周,几乎都是支持他的人,让他觉得有恃无恐,说话声音越来越大。

【辨识】

形音恃,音shì。依靠。不可写作“”。

有恃无恐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have sth.secure to rely on
  2. 後(うし)ろだてがあって何(なに)ものも恐(おそ)れない
  3. заручившись поддержкой,ничего не бояться
  4. savoir sur quoi s'appuyer

有恃无恐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ǒu,yòu), 月部,共6画

㈠ 有 [ yǒu ]

①. 存在。 如: 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②. 表示所属。 如: 他有一本书。

③. 表示发生、出现。 如: 有病。情况有变化。

④. 表示估量或比较。 如: 水有一丈多深。

⑤. 表示大、多。 如: 有学问。

⑥.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 如: 有劳。有请。

⑦. 无定指,与“某”相近。 如: 有一天。

⑧.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 如: 有夏。有宋一代。

㈡ 有 [ yòu ]

①. 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读音(shì), 心部,共9画

①. 依赖,仗着。 如: 仗恃。有恃无恐。恃才傲物。

读音(wú), 无部,共4画

①. 没有,与“有”相对;不。 如: 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读音(kǒng), 心部,共10画

①. 害怕,畏惧。 如: 恐惧。恐怖。恐慌。惊恐。有恃无恐。

②. 恫吓(hè)。 如: 恐吓(hè)。

③. 疑虑。 如: 恐怕。恐不能成功。

有恃无恐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