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àngchén

望尘不及

拼音 wàng chén bù jí 怎么读

注音 ㄨㄤˋ ㄔㄣˊ ㄅㄨˋ ㄐㄧˊ

繁体 望塵不及

感情 中性

近义词 望尘莫及 望尘靡及

反义词 后来居上

望尘不及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见“望尘莫及”。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赵咨传》:“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

用法作宾语、定语;同“望尘莫及”。

例子宋·叶适《周君南仲墓志铭》:“故朋昔类,望尘不及,皆靡弛而逝矣。”

故事 东汉时期,敦煌太守赵咨推荐曹暠任荥阳县令,赵咨调往东海任职经过荥阳时,曹暠等在路口迎候,想请他在荥阳暂住。赵咨不想惊动别人就没有停留,车子很快就过去。曹暠想送他到城外的十里长亭,可追到长亭,赵咨的车子早就望尘莫及。

望尘不及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即“望尘莫及”。见“望尘莫及”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望尘莫及”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望尘莫及”的意思就是看著前面的人扬起的灰尘自己却无法赶上。这句成语或者是出自于《庄子・田子方》。《庄子・田子方》中有一段孔子和颜渊的故事:有一天颜渊请教孔子:“夫子走的时候,我也跟著走;夫子快步走,我也跟著快步走;夫子快跑时,我也跟著快跑。可是当夫子奔走速度达到非常快速的时候,我却只能在后面瞪著眼睛直看。”颜渊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孔子做什么,他也跟著做什么,但是却发现某些地方是无法跟上脚步的。有些时候,孔子不需要说什么,众人就自然信服;不曾亲近或偏袒,但情意却自然而周到;没有爵位,而百姓却自然的归向。这些在颜渊的心中,一直无法解释是什么缘故,总觉得孔子像是在前面快速奔跑,自己在后面,却怎么样也追不上。《庄子》原文的“夫子奔逸绝尘,回瞠若乎后者”,后来也许就演变成“望尘莫及”这句成语,用来比喻远远落在他人之后。

【书证】

  • 01.《后汉书・卷三九・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赵咨》:“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
  • 02.宋・叶适〈文林郎前秘书省正字周君南仲墓志铭〉:“君耽书喜诵,出于天性。……既从余,初若无所论质,已而耳改目化,气竦神涌。……故朋昔类,望尘不及,皆靡弛而逝矣。”

望尘不及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fall far behind(be too inferior to bear comparison)

望尘不及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wàng), 月部,共11画

①. 看,往远处看。 如: 望见。眺望。张望。望尘莫及(喻远远落后)。望风捕影。

②. 拜访。 如: 看望。拜望。探望。

③. 希图,盼。 如: 期望。欲望。喜出望外。

④. 人所敬仰的,有名的。 如: 望族。名望。声望。威望。

⑤. 向,朝着。 如: 望东走。

⑥. 月圆,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 如: 望日。

⑦. 埋怨,责备。 如: 怨望。

⑧. 姓。

读音(chén), 小部,共6画

①. 飞扬的灰土。 如: 尘土。尘埃。尘垢。尘芥(尘土和小草,喻轻微的事物)。粉尘。烟尘。甚嚣尘上。望尘莫及。

②. 佛家、道家指人间。 如: 红尘。尘世。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㈠ 不 [ bù ]

①. 副词。

②.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如: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如: 不,我不知道。

④. 用在句末表疑问。 如: 他现在身体好不?

㈡ 不 [ fǒu ]

①.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读音(jí), 又部,共3画

①. 从后头跟上。 如: 来得及。赶不及。

②. 达到。 如: 及格。及第(古代科举考试中选,特指考取进士)。普及。过犹不及。

③. 趁着,乘。 如: 及时。及早。及锋而试。

④. 连词,和,跟。 如: 阳光、空气及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以及。

望尘不及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