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ùshǒucuò

束手无措

拼音 shù shǒu wú cuò 怎么读

注音 ㄕㄨˋ ㄕㄡˇ ㄨˊ ㄘㄨㄛˋ

繁体 束手無措

感情 中性

近义词 束手无策 束手无计

束手无措的意思

折叠展开

同“束手无策”。

出处宋・文天祥《己未上皇帝书》:“与其束手无措以委输于虏,孰若变通尽利,以庶几虏之可逐也。”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例子《清史稿·讷尔经额传》:“讷尔经额回驻临牫关,素不知兵,束手无措。”

束手无措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犹“束手无策”。见“束手无策”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束手无策”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唐朝代宗时,在邛州这个地方,有个守城的将军,名叫魏淑。年纪才四十岁,身体壮硕,家中有年迈的父母和一位年轻的妻子。有一次他忽然得了一种怪病,没有任何的病痛,但在饮食方面,却吃得一天比一天少,身体也一直缩小,看了许多的医生和道士,但是大家都对这个病却只会双手抱胸,想不出一点办法。还不到一年,身体缩回像小婴儿一样,得由他母亲和妻子轮流提抱。到了他的生日时,家人请来和尚为他诵经祈福,准备了斋食,他的妻子用钗子挟著斋食一点一点地喂他,不一会儿,就能进食一小碗了。从此之后,每天的饮食量日渐增加,身体也渐渐长大,不到半年,就已经恢复他原来的样子了。后来“束手无策”这句成语,就从这里的“拱手无策”演变而出,用来比喻面对问题时,毫无解决的办法。出现“束手无策”的书证如宋・王柏〈书先君遗独善汪公帖后〉:“今正恨襄樊失守,人物眇然,盖于安平无事时,士大夫念虑不及此。一旦事变之来,莫不束手无策。”

【书证】

  • 01.宋・袁甫〈陈时事疏〉:“大敌临前,束手无措,则不得已而行守江之下策。”
  • 02.《清史稿・卷三九二・讷尔经额列传》:“绕前扼贼北路,贼乃东趋。讷尔经额回驻临洺关,素不知兵,束手无措。”

束手无措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be at one's wit's end(bite one's nails)
  2. au bout de son latin

束手无措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shù), 木部,共7画

①. 捆住,系。 如: 束缚。束装(整理行装)。束发(fà)。束之高阁。束手无策。

②. 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 如: 束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

③.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 如: 光束。电子束。

④. 控制,限制。 如: 束身。无拘无束。

⑤. 事情的结末。 如: 收束。结束。

⑥. 姓。

读音(shǒu), 手部,共4画

①.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 如: 手心。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手(开始做,动手)。手不释卷。

②. 拿着。 如: 人手一册。

③. 亲自动手。 如: 手稿。手迹。手令。手书(a.笔迹;b.亲笔书信)。

④. 技能、本领。 如: 手法(技巧,方法)。手段。留一手。

⑤.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 如: 国手。扒手。生产能手。

⑥. 小巧易拿的。 如: 手枪。手册。

读音(wú), 无部,共4画

①. 没有,与“有”相对;不。 如: 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读音(cuò), 手部,共11画

①. 安放,安排。 如: 措手。措辞。措置。措身。

②. 筹划办理。 如: 措施。措办。筹措。举措失当。

③. 弃置。 如: 刑措。

束手无措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