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úxiàshuǐ

泥牛下水

拼音 ní niú xià shuǐ 怎么读

注音 ㄋㄧˊ ㄋㄧㄡˊ ㄒㄧㄚˋ ㄕㄨㄟˇ

近义词 泥牛入海

泥牛下水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犹“泥牛入海”。见“泥牛入海”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泥牛入海”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祖堂集》共二十卷,为南唐时释静、释筠二位禅师所编,是重要的禅宗史料。内容辑录过去七佛、初祖大迦叶至三十三祖慧能,及青原下八世雪峰义存之孙徒、南岳下七世临济义玄之孙徒,共二百五十余人。本集早于《景德传灯录》,为现存最早的综合禅宗史传,亦为后世诸灯史之所据。本集以史实立传,编录诸位禅师的机缘法语,是古代佛门公案之集成,并收录偈、颂、歌、行等禅文学,以及朝鲜禅宗的史料。北宋以来,本书亡佚,现存为公元1912年于韩国伽耶山海印寺发现之版本。在《祖堂集》卷六记载了一段小故事,洞山良价禅问漳州龙山和尚:“和尚你是领悟了什么道理,所以能住在这座山里面?”龙山和尚回答:“我看见了两头泥做的牛互相争斗,跌入海中,直到如今全无消息。”佛家之中,以“泥牛”比喻人的思虑。一个人的内心在未开悟之前,想法往往是互相矛盾的,不只现在的想法和过去的想法矛盾,内在的想法和外在的想法矛盾,自己和其他人的想法也是充满了冲突和比较,就像两头牛在互相争斗,无法解脱,然而泥塑的牛一旦掉入水中,马上就会融化了;同样的,一个人如果悟得智慧,开悟见性,原本心中的固执和主观意识,也会马上消失无踪。洞山良价禅师问潭州龙山和尚如何开悟,但是开悟的方法和境界并不是文字或语言可以形容,所以龙山和尚用了“泥牛掉入海中,至今没有消息”的比喻,表示未开悟前,自己与自己、自己与别人都是对立的,互相不断争斗;开悟之后,这种内外在的对立与争斗就不再发生了。因为有了智慧,能够超越种种对立与统一的矛盾,也就无从斗起。后来“泥牛入海”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一去不复返。

【书证】

  • 01.元・无名氏〈梧叶儿・看破无生事〉曲:“看破无生事,参透悄然机,从些兔狐栖。大则瞒天地,小则入细微,除是自家知,使唤的泥牛下水。”

泥牛下水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ní,nì), 水部,共8画

㈠ 泥 [ ní ]

①. 土和水合成的东西。 如: 泥巴。泥垢。泥浆。泥煤。泥淖(泥污的洼地)。泥泞。泥洼。

②. 像泥的东西。 如: 枣泥。山药泥。印泥(盖图章用的印色)。蒜泥。

㈡ 泥 [ nì ]

①. 涂抹。 如: 泥墙。泥缝儿(fèngr )。

②. 固执,死板。 如: 拘泥。泥古(拘泥古代的制度和说法,不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泥守。

读音(niú), 牛部,共4画

①. 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 如: 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牛角。

②. 星名,二十八宿之。 如: 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③. 喻固执或骄傲。 如: 牛气。

④. 姓。

读音(xià), 一部,共3画

①.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 如: 下层。下款。

②. 等级低的。 如: 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③. 方面,方位。 如: 两下都同意。

④.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 如: 下卷。下次。下限。

⑤.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 如: 下山。下车。下马。下达。

⑥. 使降落。 如: 下半旗。下棋。

⑦. 进入。 如: 下海。

⑧. 投送。 如: 下书。

⑨.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 如: 下班。下课。

⑩. 谦辞。 如: 在下。下官。

⑪. 颁布。 如: 下令。

⑫. 攻克。 如: 攻下。

⑬. 卸掉。 如: 下货。把他的枪下了。

⑭. 用,投入精力。 如: 下工夫。

⑮. 退让。 如: 争执不下。

⑯. 做出判断。 如: 下结论。

⑰. 量词,指动作次数。 如: 打三下。

⑱.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

⑲.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

⑳. 少于。 如: 不下二百人。

. 动物生产。 如: 鸡下蛋。

读音(shuǐ), 水部,共4画

①.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 如: 水稻。水滴石穿。水泄不通。

②. 河流。 如: 汉水。湘水。

③. 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可载舟。跋山涉~。依山傍~。

④. 液汁。 如: 水笔。墨水。

⑤.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 如: 贴水。外水。肥水。

⑥. 指洗的次数。 如: 这衣服洗过两水了。

⑦. 姓。

泥牛下水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