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涂不拾遗

拼音 tú bù shí yí 怎么读

注音 ㄊㄨˊ ㄅㄨˋ ㄕˊ ㄧˊ

繁体 塗不拾遺

感情 中性

近义词 道不拾遗

涂不拾遗的意思

折叠展开

涂:通“途”,道路。
路上有失物,无人拾取。形容社会风气好。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途;涂不拾遗。”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好的社会风气。

涂不拾遗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即“路不拾遗”。见“路不拾遗”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路不拾遗”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路不拾遗”原作“道不拾遗”。商鞅原本是卫国的贵族,喜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后公叔痤死,魏王不用,于是逃亡至秦国,得到秦孝公赏识,用为秦国宰相。商鞅治理秦国,实行变法,施行法令极其澈底,一切公正无私。惩治犯罪之人,不避强权贵族;奖赏有功者,也不会偏袒亲信。即使是太子犯法,也处罚其老师,施以黥劓之刑。新法施行一年后,路上有别人遗失的物品,大家都不会把它捡起来据为己有,人民对于不应得的东西,也不会任意地攫取,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在军政方面,国家军备也显得十分强大,诸侯各国因此都很畏惧秦国。后来“路不拾遗”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于形容社会风气良好。“路不拾遗”的实际例子,分别在《韩非子・内储说下》及《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记载:孔子在鲁国的时候,把鲁国治理得很好。春秋时郑国的子产当了五年宰相,也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二者都让国家出现了“道不拾遗”的太平景象。

【书证】

  • 01.《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涂不拾遗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tú), 水部,共10画

①. 使颜色或油漆等附着在上面。 如: 涂饰。涂漆。涂抹。

②. 乱写。 如: 涂鸦。

③. 用笔抹上或抹去。 如: 涂改。涂窜。涂乙。

④. 泥泞。 如: 涂炭。

⑤. 河流或海流夹杂的泥沙在地势较平的河流入海处或海岸附近沉积而成的浅海滩。 如: 海涂。滩涂。

⑥. 同“途”。

⑦. 姓。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㈠ 不 [ bù ]

①. 副词。

②.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如: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如: 不,我不知道。

④. 用在句末表疑问。 如: 他现在身体好不?

㈡ 不 [ fǒu ]

①.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读音(shí,shè), 手部,共9画

㈠ 拾 [ shí ]

①. 捡,从地上拿起。 如: 拾草。拾粪。拾零(捡取某方面的零碎材料,常用于文章标题)。拾取。俯拾皆是。拾人牙慧。

②. 收,敛,整理。 如: 收拾。拾掇。

③. “十”的大写。

④. 旧称射箭人穿在左臂上的皮制护袖。

㈡ 拾 [ shè ]

①. 古同“涉”,历,经由。 如: 拾级而上。

读音(yí), 辵部,共12画

①. 丢失。 如: 遗失。遗落。

②. 漏掉。 如: 遗忘。遗漏。

③.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 如: 补遗。路不拾遗。

④. 余,留。 如: 遗留。遗俗。遗闻。遗址。遗风。遗憾。遗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⑤. 死人留下的。 如: 遗骨。遗言。遗嘱。

⑥. 不自觉地排泄。 如: 遗尿。遗精。

⑦.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 如: 遗传。

⑧. 抛弃。 如: 遗弃。

涂不拾遗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