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òjué

络绎不绝

拼音 luò yì bù jué 怎么读

注音 ㄌㄨㄛˋ ㄧˋ ㄅㄨˋ ㄐㄩㄝˊ

繁体 絡繹不絕

感情 褒义

近义词 源源不断 川流不息 连绵不断

反义词 七零八落

络绎不绝的意思

折叠展开

络绎:前后相连;连续不断。
不绝:也是不断之意。
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也作“络绎不断”。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南匈奴传》:“窜逃去塞者,络绎不绝。”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例子我梦里所到的地方,竟是一片康庄大道,马来车往,络绎不绝(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十回)

正音”,读作“yì”,不能读作“zé”。

辨形”,不能写作“”。

辨析络绎不绝”和“源源不断”;都形容接连不断。但“络绎不绝”多用于人、马、车。

络绎不绝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络绎不绝”之“络绎”,典源作“骆驿”、“络驿”。络绎,往来不绝、相连不断。“络绎不绝”形容连续不断的样子。◎语本《后汉书・卷三一・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郭伋》。△“川流不息

【典源】

《后汉书・卷三一・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郭伋》

郭伋字细侯,扶风茂陵人也。……后颍川盗贼群起,九年,征拜颍川太守。召见辞谒,帝劳之曰:“贤能太守,去帝城不远,河润九里,冀京师并蒙福也。君虽精于追捕,而山道险阸,自斗当一士耳,深宜慎之。” [1]到郡, [2]山贼阳夏赵宏、襄城召吴等数百人,皆束手 [3]伋降,悉遣归附农。因 [4],帝美其策,不以 [5]之。后宏、吴等党与闻伋威信,远自江南,或从幽、冀, [6]俱降, [7]不绝。

注解

[1]伋:郭伋(公元前38—公元47),字细侯,东汉扶风茂陵人。西汉末为渔阳都尉,王莽时迁并州牧。光武时为尚书令,转为渔阳太守。伋驱盗贼、抚山贼、守边境,匈奴不复入塞,民得安业。后因并州有贼据,调并州牧,贼除,征为中太中大夫,越明年卒。

[2]招怀:招抚。

[3]诣:晋见。

[4]自劾专命:自己上报告弹劾擅自作主。

[5]咎:怪罪。

[6]不期:没有事先约定。

[7]骆驿:同“络绎”。

《后汉书・卷四二・光武十王列传・东海恭王彊》

永平元年,彊病,显宗遣中常侍钩盾令将太医乘驿视疾,诏沛王辅、济南王康、淮阳王延诣鲁。及薨,临命上疏谢曰:「臣蒙恩得备蕃辅,特受二国,宫室礼乐,事事殊异,巍巍无量,讫无报称。而自修不谨,连年被疾,为朝廷忧念。皇太后、陛下哀怜臣彊,感动发中,数遣使者太医令丞方伎道术,络驿不绝。臣伏惟厚恩,不知所言。

《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列传》

冯柱将虎牙营留屯五原,罢遣鲜卑、乌桓、羌胡兵,封苏拔廆为率众王,又赐金帛。邓鸿还京师,坐逗留失利,下狱死。后帝知朱徽、杜崇失胡和,又禁其上书,以致反畔,皆征下狱死,以鴈门太守庞奋行度辽将军。逢侯于塞外分为二部,自领右部屯涿邪山下。左部屯朔方西北,相去数百里。八年冬,左部胡自相疑畔,还入朔方塞,庞奋迎受慰纳之。其胜兵四千人,弱小万余口悉降,以分处北边诸郡。南单于以其右温禺犊王乌居战始与安国同谋,欲考问之。乌居战将数千人遂复反畔,出塞外山谷闲,为吏民害。秋,庞奋、冯柱与诸郡兵击乌居战,其众降,于是徙乌居战众及诸还降者二万余人于安定、北地。冯柱还,迁将作大匠。逢侯部众饥穷,又为鲜卑所击,无所归,窜逃入塞者骆驿不绝。

【典故】

“络绎不绝”或作“骆驿不绝”、“络驿不绝”,连续不断的意思。在《后汉书・卷三一・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郭伋》中提到一段故事:郭伋是西汉末到东汉初期的人,东汉光武帝中兴后,他被任命为渔阳太守。渔阳一地经过西汉末期的变动,盗贼充斥。郭伋上任后,信赏必罚,惩奸除恶,盗贼便从此消散,地方逐渐归于平静。后来匈奴又不断地扰乱渔阳边境,郭伋整军待战,以致于匈奴不敢来犯,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由于他在此地的政绩极佳,颍川地区出现盗贼时,光武帝又将他派去做太守。郭伋到了颍川,招降山贼数百人,不将他们治罪,让他们回乡务农。所以除了颍川地区的盗贼外,其他地区的盗贼听说郭伋的德政,都纷纷前来归降。《后汉书》此处原文便用“骆驿不绝”来形容各地区的盗贼来降时,人与车马来往频繁,连续不断的样子。另外如《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列传》,内容则是表述东汉和帝时南匈奴的逢侯作乱,汉军联合乌桓、鲜卑等四万联军合剿,大破逢侯于满夷谷。逢侯便率余众出塞,分裂为二部,物资贫乏,加上被鲜卑攻击,兵困马疲,纷纷向塞外逃窜。其中也用“骆驿不绝”形容逢侯部属离开军队,向塞外逃亡的人数众多,连续不断。再如《后汉书・卷四二・光武十王传・东海恭王彊传》,内容则是表述东汉东海恭王刘彊临终前上书皇帝,感谢皇帝与太后的恩德。文中写自己没好好照顾身体,长年久病,让大家担心。太后和皇帝好几次派使者、太医提供方药或看病。其中也用这种说法表示使者、太医往来频繁,连续不断。后来“络绎不绝”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连续不断的样子。至于“络绎”一词也出现得相当早,《文选・马融・长笛赋》:“繁缛络绎,范蔡之说也。”李善注:“辞旨繁缛,又相连续也。”后世成语则以“络绎不绝”为主形,马字边的“骆驿”遂罕见。如《隋书・卷四一・高颎列传》:“其夫人贺拔氏寝疾,中使顾问,络绎不绝。”

【书证】

  • 01.《隋书・卷四一・高颎列传》:“其夫人贺拔氏寝疾,中使顾问,络绎不绝。”
  • 02.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八:“皇亲、两府、诸司缘道设祭,自右掖门至奉先院,络绎不绝。”
  • 03.《喻世明言・卷一四・陈希夷四辞朝命》:“后唐明宗皇帝长兴年间,闻其高尚之名,御笔亲书丹诏,遣官招之,使者络绎不绝。”
  • 04.《醒世恒言・卷四・灌园叟晚逢仙女》:“顷刻,到了园门口,见两扇柴门大开,往来男女络绎不绝。”
  • 05.《初刻拍案惊奇》卷六:“于时西池春游,都城士女讙集,王侯大家,曲车帘幕,络绎不绝。”
  • 06.《镜花缘》第三七回:“唐敖驼了林之洋,将身一纵,撺上墙头,四处眺望。只听里面梆铃之声,络绎不绝。”
  • 07.《官场现形记》第六○回:“我梦里所到的地方,竟是一片康庄大道,马来车往,络绎不绝,竟同上海大马路一个样子。”

【用法】

语义形容连续不断的样子。

类别用在“接连不断”的表述上。

例句

高速公路上总是有著络绎不绝的车辆。

每逢例假日,动物园的游客总是络绎不绝

一到上下班时间,街头的人车就络绎不绝

今天是假日,到博物馆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络绎不绝的游客,为本地带来的丰厚的商机。

今天来朝山拜庙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于山道。

一到秋天,人们都络绎不绝地来到此地观赏枫红。

每年一到花季,阳明山上都可看到络绎不绝的游客。

今天是陈老师的七十大寿,前来祝寿的宾客络绎不绝

络绎不绝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in an endless stream
  2. 引っきりなしに行き来している,人馬らくえきとして絶えず
  3. непрерывно(беспрерывно)
  4. se suivre sans interruption

络绎不绝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luò,lào), 纟部,共9画

㈠ 络 [ luò ]

①. 像网子那样的东西。 如: 络头。经络。脉络。网络。橘络。

②. 用网状物兜住,笼罩。 如: 笼络。

③. 缠绕。 如: 络纱。络丝。络线。

④. 相连续,前后相接。 如: 络穴(针灸穴位分类名)。络续。络绎。联络。

㈡ 络 [ lào ]

①. 义同(一),用于一些口语词。

读音(yì), 纟部,共8画

①. 抽出,理出头绪。 如: 寻绎。演绎(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个别事物、现象的结论的推理方法)。

②. 连续不绝。 如: 绎如(连续不断的样子)。络绎不绝。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㈠ 不 [ bù ]

①. 副词。

②.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如: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如: 不,我不知道。

④. 用在句末表疑问。 如: 他现在身体好不?

㈡ 不 [ fǒu ]

①.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读音(jué), 纟部,共9画

①. 断。 如: 绝种。绝缘。绝嗣。绝情。绝迹。断绝。杜绝。灭绝。空前绝后。

②. 尽,穷尽。 如: 绝命。绝望。绝境。绝棋。气绝。

③. 极,极端的。 如: 绝妙。绝密。绝壁。绝无仅有。

④. 独特的,少有的,没有人能赶上的。 如: 绝色。绝技。绝伦。绝唱。绝代。

⑤. 一定的,肯定的。 如: 绝对。绝然。

⑥. 越过。 如: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⑦. 旧体诗的一种体裁。 如: 绝句。五绝。

络绎不绝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