ěrpángfēng

耳旁风

拼音 ěr páng fēng 怎么读

注音 ㄦˇ ㄆㄤˊ ㄈㄥ

繁体 耳旁風

感情 贬义

近义词 耳边风

耳旁风的意思

折叠展开

同“耳边风”。在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一回:“又听袭人叹道:‘姊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礼节,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凭人怎么劝,都是耳旁风。”

用法作宾语;比喻听到后不放在心上的话。

例子王朔《我是你爸爸》:“爸爸的其他话你可以当耳旁风,但这点请你一定牢记。”

歇后语 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 耳旁风

耳旁风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即“耳边风”。见“耳边风”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耳边风”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耳边风”指吹过耳边的风,出自唐代杜荀鹤〈赠题兜率寺闲上人院〉诗。诗中“百岁有涯头上雪,万般无染耳边风”意思是:人活到百岁已经快到生命的尽头,这时头发老早白得像雪,对尘世间任何事情都像吹过耳边的风一样,毫不关心。后来“耳边风”被用来比喻对所听到的事毫不关心。如元代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那妮子闲言长语,我只做耳边风。”意指对于别人的闲言闲语,当作耳边风,不放在心上。另外又可作“耳旁风”,例如《红楼梦》第八回:“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意思同“耳边风”。

【书证】

  • 01.《红楼梦》第八回:“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

耳旁风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omething that goes in one ear and out the other

耳旁风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ěr), 耳部,共6画

①.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 如: 耳背(bèi)。耳垂。耳鬓厮磨(mó)。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

②. 像耳朵的东西。 如: 木耳。银耳。

③.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 如: 耳房。鼎耳。

④. 听说。 如: 耳闻。耳软。耳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

⑤.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 如: 想当然耳。

⑥.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 如: “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读音(páng,bàng), 方部,共10画

㈠ 旁 [ páng ]

①. 左右两侧。 如: 旁边。旁侧。旁门。旁出。旁听。旁若无人。

②. 其他,另外。 如: 旁人。旁的话。触类旁通。责无旁贷。旁证。旁白(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旁落。

③. 广,广泛。 如: 旁征博引。

④. 邪、偏。 如: 旁门左道。

⑤. 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 如: 偏旁。竖心旁儿。

㈡ 旁 [ bàng ]

①. 古同“傍”,靠。

读音(fēng,fěng), 风部,共4画

㈠ 风 [ fēng ]

①.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 如: 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②.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 如: 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③.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 如: 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④. 消息,传闻。 如: 风传(chuán )(传闻)。闻风而动。

⑤.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 如: 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⑥. 指民歌、歌谣。 如: 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⑦.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 如: 风瘫。风湿。

⑧. 姓。

㈡ 风 [ fěng ]

①. 古同“讽”,讽刺。

耳旁风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