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èdàipáo

越俎代庖

拼音 yuè zǔ dài páo 怎么读

注音 ㄩㄝˋ ㄗㄨˇ ㄉㄞˋ ㄆㄠˊ

感情 贬义

近义词 包办代替

反义词 思不出位 自力更生 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

越俎代庖的意思

折叠展开

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
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出处战国・庄子《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孩子能做的事,父母不要越俎代庖

谜语 最急于表现的人 (谜底:越俎代庖)

故事 传说上古时期,尧在让位给舜之前,听说许由道德十分高尚,便想让位给他。许由坚决不同意,说你把天下治理得很好,让我来替代你享受现成的名声,我不想占用你的名声。他还说:“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越俎代庖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俎,礼器。“越俎代庖”本指担任主祭的人,超越职责,代替厨师下厨。用来比喻逾越职分代人办事。语本《庄子・逍遥游》。

【典源】

《庄子・逍遥游》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1]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2]巢于深林,不过一枝;[3]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4]虽不治庖,[5]不越[6]而代之矣。”

注解

[1]许由:字武仲,生卒年不详。上古之高士,阳城槐里人。据传帝尧以天下让之,不受,隐于箕山。死后,葬于箕山顶。

[2]鹪鹩:音jiāo liáo。鸟名。形体小巧,叫声美妙,短尾常翘于背上,喜步行、跳跃,常居于阴暗潮湿处,分布于高山地区。亦称“巧妇”。

[3]偃鼠:鼹鼠的别名。常居土中,不见日光,视觉因而丧失,捕食昆虫为生,亦称“田鼠”。 偃,音yǎn

[4]庖人:厨师。庖,音páo

[5]尸祝:古代祭祀时掌读祷告词的主祭人。

[6]樽俎:音zūn zǔ。古代盛酒食的器具。此指祭祀用的礼器。

【典故】

上古时候的许由是个有名的高士,庄子在〈逍遥游〉中对他极为推崇。据说,尧到晚年时想让位给许由,可是他却坚不接受,并且说:“你已经将天下治理得非常好,难道现在我会为了外在的虚名来取代你吗?小鸟在林中筑巢,不过占了一根树枝;偃鼠到河边喝水,也不过喝到肚子饱。你回去休息吧!我要这么大的天下做什么呢?纵使厨师不下厨,主祭人也不能因此越过礼器,代替厨师去烹煮食物。”后来“越俎代庖”这个成语,就从许由所说的“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zūn zǔ)而代之矣”这句话演变而出,用来比喻逾越职分代人办事。

【书证】

  • 01.宋・曹彦约〈上宰执台谏劄子〉:“措置经画,当有正官,而越俎代庖,其名不正。”
  • 02.宋・秦观〈代谢中书舍人启〉:“一时承乏,方惭越俎以代庖;数月为真,更愧操刀而制锦。”
  • 03.宋・陈亮〈与吕伯恭正字书〉四首之三:“大著何不警其越俎代庖之罪,而乃疑其心测井渫不食乎?”

【用法】

语义比喻逾越职分代人办事。

类别用在“处事不当”的表述上。

例句

管理金库非我职责,我怎能越俎代庖呢?

公务人员,各有所司;越俎代庖,法所不容。

打字是李小姐的事,你怎么越俎代庖起来了呢?

这是他的事,由他自己设法解决,你不用越俎代庖

我只是过来帮点忙,可没有越俎代庖的意思,你别误会!

我们这里讲究责任制,不该你做的事就犯不著越俎代庖

老板的要求不多,他只希望所有员工都能各司其职,不要越俎代庖

【辨识】

形音俎,音,古代祭祀时,用于盛放祭品的礼器。不可写作“”。庖,音páo,厨师。不可写作“”。

越俎代庖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put words into somebody's mouth(exceed one's duties and meddle in others' affairs ;take sb's job into one's own hand)
  2. 俎(そ)を越えて庖(ほう)に代(かわ)る,無理(むり)に人(ひと)の事(こと)を代行(だいこう)する
  3. вмешиваться не в свои делá(занимáться чужим делом)
  4. aller audelà de ses propres fonctions et mêler dans les affaires d'un autre

越俎代庖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uè), 走部,共12画

①. 度过,超出。 如: 越过。越冬。越级。越轨。越权。越境。越位。越狱。越俎代庖。

②. 声音、情感扬起,昂扬。 如: 激越。声音清越。

③. 表示程度加深。 如: 越发(更加)。越加。越快越好。

④. 消散。 如: “精神劳则越”。

⑤. 失坠,坠落。 如: 陨越。“射其左。越于车下”。

⑥. 中国古民族名。 如: 百越(亦作“百粤”)。

⑦.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后用作浙江省东部的别称。 如: 越剧。越凫楚乙(“乙”,燕子。喻对于同一事物,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而作出不同的判断)。

⑧. 姓。

读音(zǔ), 人部,共9画

①. 古代祭祀或宴会时放牲体的礼器。 如: 俎豆(①“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②祭祀,崇奉)。

②. 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的砧板。 如: 刀俎(刀和砧板)。

③. 姓。

读音(dài), 人部,共5画

①. 替。 如: 代替。代办。代销。代序。代表。

②. 历史上划分的时期。 如: 时代。世代。古代。近代。现代。当(dāng )代。年代。

③. 世系的辈分。 如: 下一代。

④. 姓。

读音(páo), 广部,共8画

①. 厨房。 如: 庖厨。

②. 厨师。 如: 庖人(厨师)。庖丁。名庖。庖代(替人处理或担任事情。亦称“代庖”)。

越俎代庖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