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áng

拼音
fà láng
注音
ㄈㄚˋ ㄌㄤˊ
繁体
琺琅
近义词
搪瓷

珐琅的意思

词语解释

珐琅fà láng

  1. 涂料名。又称“搪瓷”。用石英长石硝石碳酸钠加上铅和锡的氧化物烧制成涂在铜质或银质器物上,经过烧制能形成不同颜色釉质表面

    enamel;

引证解释

  1. 见“珐瑯”。亦作“珐琅”。亦作“珐琅 title=珐琅>珐琅”。用石英、长石硝石碳酸钠等加上铅和锡的氧化物烧制成的像釉子物质。用它涂在铜质或银质器物上经过烧制,形成不同颜色的釉质表面,既可防锈,又可作为装饰。如搪瓷、景泰蓝等均为珐琅制品

    红楼梦第五三回:“这荷叶乃是珐琅活信可以扭转。”
    珐琅一本作“珐琅”。 清•沉初 西清笔记·纪庶品:“时始禁止珐瑯作坊内府珐瑯器,亦有付钱局者。”
    清•二石生 十洲春语》卷上:“如宴客 缀锦阁 下携十锦珐瑯杯,宣牙牌令。”

网络解释

珐琅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其实又称景泰蓝是一外来语音译词。珐琅词源中国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菻。当时罗马帝国西亚地中海沿岸诸地制造的搪瓷嵌釉工艺品称拂菻嵌或佛郎嵌、佛朗机简化为拂菻。出现景泰蓝后转音为发蓝后又为珐琅。1918~1956年,珐琅与搪瓷同义合用。1956年中国制订搪瓷制品标准珐琅改定为珐琅,作为艺术搪瓷的同义词

珐琅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9

    珐 [ fà ] 1. 〔~琅〕用硼砂、玻璃粉、石英等加铅、锡的氧化物烧制而成的像釉子似的涂料,涂在金属表面作为装饰,亦可防锈。亦称“法蓝”。 [更多解释]

  • 拼音 láng 部首总笔画 11

    琅 [ láng ] 1. 〔~~〕①象声词,金石相击声;②象声词,响亮的读书声,如“书声~~”。 2. 〔~玕〕像珠子的美石。 3. 〔~玡〕山名,在中国山东省。 [更多解释]

珐琅的分字组词

珐琅的近音词、同音词

珐琅的相关词语

【珐琅】的常见问题

  1. 珐琅的拼音是什么?珐琅怎么读?

    答:珐琅的拼音是:fà láng
    点击 图标播放珐琅的发音。

  2. 珐琅是什么意思?

    答:珐琅的意思是:涂料名。又称“搪瓷”。用石英、长石、硝石和碳酸钠等加上铅和锡的氧化物烧制成,涂在铜质或银质器物上,经过烧制,能形成不同颜色的釉质表面。

  3. 珐琅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珐琅的近义词是: 搪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