緂
笔顺 反馈

复制

tián ㄊㄧㄢˊ tǎn ㄊㄢˇ chān ㄔㄢ

糹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U+7DC2
汉语字典

糹部

14画

8画

左右结构

tian tan chan

tián tǎn chān

XOOY

VFFF

ZUUO

29989

7DC2

[55444443344334] 撇折、撇折、点、点、点、点、点、撇、撇、点、点、撇、撇、捺

緂字概述

折叠展开

〔緂〕字拼音是tián,tǎn,chān 部首是糹, 总笔画是14画。

〔緂〕字是左右结构

〔緂〕字仓颉码是VFFF 五笔是XOOY 四角号码是29989 郑码是ZUUO

〔緂〕字的UNICODE是7DC2。 十进制为32194,UTF-32:00007dc2,UTF-8:E7 B7 82。

〔緂〕字的异体字是

緂的意思

折叠展开

1tiánㄊㄧㄢˊ

基本解释

衣服色彩鲜明。

古书上说的一种纺织品。

缉,搓:“~麻索缕。”

2tǎnㄊㄢˇ

基本解释

苍白色。

3chānㄔㄢ

基本解释

女衣。

緂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20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928頁,第20

標點整理本: 第891頁,第12

廣韻》:他酣切,音聃。
說文》:白鮮衣貌,謂衣采色鮮也。
淮南子・氾論訓》:緂麻索縷。

又,《廣韻》:處占切,音幨──義同。

又,《集韻》:充含切。又,充甘切──義同。

又,《廣韻》:吐敢切,音菼──靑黃色。
類篇》:帛騅色。

注解

〔緂〕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緂〕字是多音字,拼音是tián、tǎn、chā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炎

〔緂〕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ián] ⑴ 衣服色彩鲜明。⑵ 古书上说的一种纺织品。⑶ 缉,搓:“~麻索缕。” [tǎn] ⑴ 苍白色。 [chān] ⑴ 女衣。

緂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緂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緂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充三切頁碼435頁,第15

緂白鮮衣皃。从糸炎聲。謂衣采色鮮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充三切頁碼1032頁,第7行,第2

緂白鮮衣皃。從糸炎聲。謂衣采色鮮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充彡切古音第八部頁碼2606頁,第2許惟賢1134頁,第3

緂白鱻衣皃。从糸。炎聲。

段注充彡切。八部。《廣韵》他甘切

謂衣采色鮮也。

段注六字葢非許語。依《玉篇》則白鮮衣皃四字當作衣采色鮮也五字。

緂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60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1104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824頁
4說文校箋第575頁,第10字
5說文考正第516頁,第9字
6說文今釋第1905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3202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6404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747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343頁,第4字
11標注說文第552頁,第2字
12說文注箋第4545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2682頁【補遺】第17910頁
14通訓定聲第518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131頁【崇文】第4521頁
16說文句讀第1878頁
17古字詁林第九冊,第1198頁,第4字
18古字釋要第1205頁,第10字

緂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緂(简·楚〔战国〕·信阳) 楚〔战国〕 信阳

緂(简·楚〔战国〕·望山) 楚〔战国〕 望山

緂(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緂(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緂(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緂(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緂(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