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shà ㄕㄚˋ á ㄚˊ

口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55C4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口部

13画

10画

左右结构

sha a

shà á

形声字

KDHT

RMUE

JANR

61047

6436

55C4

[2511325111354] 竖、横折、横、横、撇、竖、横折、横、横、横、撇、横撇/横钩、捺

嗄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66頁,第14

同文書局本: 第201頁,第34

標點整理本: 第129頁,第34

古文: 𠷚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所嫁切,沙去聲。
玉篇》:聲破。
集韻》:聲變也。老子《道德經》:終日號而嗌不嗄,和之至也。
集韻》或作𣣺

又,《廣韻》:於犗切;《集韻》、《正韻》:於邁切;《韻會》:幺邁切,𡘋音隘。
廣韻》:聲敗。
集韻》:氣逆也。楚人謂啼極無聲爲嗄。

又,《集韻》:乙界切,噫去聲──亦氣逆也。或作噎。

注解

〔嗄〕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嗄〕字是多音字,拼音是shà、á,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夏,五行属

〔嗄〕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hà] ⑴ 嗓音嘶哑。 [á] ⑴ 同“啊2”。

嗄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嗄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