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pào ㄆㄠˋ

皮部 共10画 左右结构 76B0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皮部

10画

5画

左右结构

pao

pào

HCQN 86 、 BQNN 98

DEPRU

XIRY

47212

76B0

[5325435515] 横撇/横钩、撇、竖、横撇/横钩、点、撇、横折钩、横折、横、竖弯钩

皰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皮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92頁,第19

同文書局本: 第791頁,第3

標點整理本: 第747頁,第19

唐韻》:旁敎切;《集韻》、《韻會》:皮敎切,𡘋庖去聲。
說文》:面生氣也。〔徐曰〕面瘡也。
博雅》:病也。
正字通》:凡手足臂肘暴起如水泡者謂之皰。
淮南子・說林訓》:潰小皰而發痤疽。韓愈〈食蝦蟇〉詩:雖然兩股長,其奈脊皴皰。

又,《廣韻》:匹貌切;《集韻》:披敎切,𡘋音砲──義同。

集韻》亦作䩅、䶌、疱,或作胞、𦝐

注解

〔皰〕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皮部

〔皰〕字拼音是pà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皮、包

〔皰〕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pào] ⑴ 同“疱”。

皰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皰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