䏝
字义 反馈

复制

chún ㄔㄨㄣˊ zhuǎn ㄓㄨㄢˇ

月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43DD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月部

8画

4画

左右结构

chun zhuan

chún zhuǎn

形声字

EFNY

BQNI

QBZS

75232

43DD

[35111154]

䏝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肉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75頁,第10

同文書局本: 第993頁,第6

標點整理本: 第959頁,第23

唐韻》:市沇切;《集韻》、《韻會》:主兗切;《正韻》:乳兗切,𡘋音轉。
說文》:切肉也。
廣韻》:細割也。
博雅》:膞,臠也。

又,《正韻》:腓膞,腸也。

又,一挺肉亦曰膞。
淮南子・說林訓》:一膞炭熯,掇之則爛指。〔註〕一膞,一挺也。膞,音轉。

又,人名。
史記・外戚世家》:有男一人,爲昌邑王。〔註〕名膞。

又,《廣韻》:旨兗切;《集韻》:豎兗切;《正韻》:止兗切,𡘋音腨──義同。

又,《集韻》:殊倫切,音純──股骨也。
儀禮・少牢饋食禮》:升羊豕肩臂臑、膞胳。〔註〕髀下爲膞,猶前足之臂;膞下爲胳,猶前足之臑也。〔釋文〕音純,亦讀之兗反。

又,《集韻》、《韻會𡘋淳沿切,音遄──陶人作器具。
周禮・冬官・考工記・旊人》器中膞〔註〕:膞,鄭康成讀如車輇之輇。

又,《廣韻》:職緣切;《集韻》:朱遄切,𡘋音專──膞,鳥胃也。

又,《集韻》:食川切,音船──義同。

注解

〔膞〕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膞〕字是多音字,拼音是zhuān、chuán、chún、zhuǎ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專

〔膞〕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uān] ⑴ 鸟类的胃 [chuán] ⑴ 制作陶器的旋盘:“器中~,豆中县,~崇四尺,方四寸。” [chún] ⑴ 古代祭祀所用牲后体的一部分:“肩臂曘~骼在两端。” [zhuǎn] ⑴ 切成块的肉。⑵ 膝头。

䏝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䏝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