倛
笔顺 反馈

复制

ㄑㄧ

亻部 共10画 左右结构 501B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亻部

10画

8画

左右结构

qi

WADW 86 、 WDWY 98

OTMC

NEC

24281

501B

[3212211134] 撇、竖、横、竖、竖、横、横、横、撇、点

倛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中 部首:人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9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08頁,第6

標點整理本: 第33頁,第1

集韻》:丘其切,音娸。
荀子・非相篇》:仲尼面如蒙倛。〔註〕楊倞曰:方相也。其首蒙茸,故曰蒙倛。韓愈曰:四目方相,兩目爲倛。與䫏、𠐾𡘋通。

注解

〔倛〕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中,康熙部首是人部

〔倛〕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亻、其

〔倛〕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ī] ⑴ 古代打鬼驱疫时用的面具。《字彙•人部》:“倛,韓昌黎曰:‘四目方相,兩目為倛。’”《荀子•非相》:“仲尼之狀,面如蒙倛。”楊倞注:“倛,方相也。”《子華子•大道》:“蒙之以倛首,則見之者,棄之而走。”⑵ 同“欺”。欺诈。《集韻•之韻》:“欺,《説文》:‘詐欺也。’或作倛。”⑶ 祈雨用的土偶人。《集韻•之韻》:“倛,淮南祈雨土偶人曰倛。” [qì] ⑴ 〔倛儗〕迟疑不前。《玉篇•人部》:“倛,倛儗,不行。”《類篇•人部》:“倛,倛儗,不前。”

倛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倛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