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ㄑㄧˊ ㄐㄧ

八部 共8画 独体字 5176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八部

8画

独体字

qi ji

象形字

ADWU 86 、 DWU 98

TMMC

EC

44801

0366

3868

5176

[12211134] 横、竖、竖、横、横、横、撇、点

其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八部

武英殿刻本: 第292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127頁,第18

標點整理本: 第54頁,第17

古文: 丌 、 亓

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𡘋音碁。
韻會》:指物之辭。
易・繫辭》:其旨遠,其辭文。
詩・大雅》:其在于今。

又,助語辭。
書・西伯戡黎》:今王其如台。
詩・周南》:灼灼其華。
玉篇》:辭也。

又,姓。
韻會》:漢陽阿侯其石。

又,《唐韻》、《集韻》、《韻會𡘋居之切,音姬。
韻會》:語辭。
書・微子》:若之何其。
詩・小雅》:夜如何其。

又,人名。
史記・酈生傳》:酈生食其者,陳留高陽人也。〔註〕《正義》曰:酈食其,三字三音,讀曆異幾。
前漢・楚元王傳》:高祖使審食其留侍太上皇。〔註〕師古曰:食音異,其音基。

又,山名。
前漢・武帝紀》:四月,幸不其。〔註〕其音基,山名。
廣韻》:在琅邪。

又,地名。
韻會》:祝其,卽夾谷也。

又,《集韻》、《韻會》:居吏切。
正韻》:吉器切,𡘋音寄。
韻會》:語已辭。
詩・檜風》:彼其之子。通作記。
禮・表記》引《》彼記之子。又,通已
左傳・襄二十七年》引《》彼已之子

又,《韻會》或作忌。
詩・鄭風》:叔善射忌。

注解

〔其〕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八部

〔其〕字是多音字,拼音是qí、jī,独体字,可拆字为󰐔、󰊓、!、󰑱、八、!、丿、𠀪、!、𠀫、丶,五行属

〔其〕字造字法是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 jī ),变成“其”。( jī )。本义是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其〕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í] ⑴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⑵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⑶ 那里面的⑷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如是,熟能御之?”⑸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如土石何?”⑹ 词尾,在副词后 [jī] ⑴ jī ㄐㄧˉ 〔郦食( yì )~〕中国汉代人

其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其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