𨙸
字义 反馈

𨙸

复制

ㄑㄧˊ zhī

阝部 共6画 左右结构 28678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阝部

6画

4画

左右结构

qi zhi

zhī

FCBH

JENL

EDXY

28678

[125452]

𨙸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37頁,第8

同文書局本: 第1268頁,第24

標點整理本: 第1254頁,第30

古文: 歧

集韻》同「岐」。互詳山部岐字註。
前漢・郊祀志》:太王建國於𨙸梁。

又,《五音集韻》:章移切,音支──邑名,在義陽。

注解

𨙸〕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邑部

𨙸〕字是多音字,拼音是qí、zh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支、⻏

𨙸〕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í] ⑴ 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玉篇•邑部》:“𨙸,右扶風美陽縣西有郊山,亦作岐,古作歧山。”《漢書•地理志下》:“大王徙𨙸,文王作酆。”顔師古注:“今𨙸山縣是。”宋羅泌《路史•國名紀丙》:“豳又在郊西北四百(里)。”⑵ 姓。《萬姓統譜•支韻》:“𨙸,周文王封支子于郊,因以為氏。”《正字通•邑部》:“𨙸,姓。唐郊靈岳。” [zhī] ⑴ 古邑名。在今河南省新野县。《集韻•支韻》:“𨙸,邑名。在義陽。”

𨙸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𨙸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