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què ㄑㄩㄝˋ ㄒㄧˋ

臼部 共12画 上下结构 8204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臼部

12画

6画

上下结构

que xi

què

会意字

VQOU 86 、 EQOU 98

HXPF

NBRU

77327

5278

8410

8204

[321511354444] 撇、竖、横、横折、横、横、撇、横折钩、点、点、点、点

䧿

舄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47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649頁,第16

標點整理本: 第597頁,第16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思積切,音昔──鹵地也。鹹土逆水之處,水寫去,其地爲鹹鹵。
周禮・地官・草人》:凡糞種,鹹潟用貆。〔註〕潟,鹵也。

亦作舄。詳舄字註。

又,《集韻》:七約切,音碏──義同。

又,昌石切,音尺──與滷同,苦地。與斥通。

又,亭歷切,音狄──義同。

注解

〔潟〕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潟〕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舄

〔潟〕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xì] ⑴ 咸水浸渍的土地:~卤(盐碱地)。《史記•夏本紀》:“其土白墳,海濱廣潟。”

舄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舄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