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què ㄑㄩㄝˋ

卩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537B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卩部

9画

7画

左右结构

que

què

WWKB

CRSL

OOJY

87620

537B

[343425152] 撇、点、撇、点、竖、横折、横、横折钩、竖

卻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卩部

武英殿刻本: 第371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59頁,第28

標點整理本: 第89頁,第18

唐韻》:去約切;《集韻》、《韻會》、《正韻》:乞約切,𡘋羌入聲。
說文》:節欲也。从卩,𧮫聲。
增韻》:止也、不受也。
孟子》:卻之爲不恭。

又,《廣韻》:退也。
前漢・袁盎傳》:引卻愼夫人坐。〔註〕蘇林曰:卻謂𤰞而退之也。

又,《儀禮・士昏禮》:啟會,卻于敦南。〔疏〕卻,仰也,謂仰於地。

韻會》:俗作却,又訛作㕁。

注解

〔卻〕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卩部

〔卻〕字拼音是què,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𧮫、卩、;、谷、卩

〔卻〕字造字法是形聲。本作「卻」,俗字作「却」。從卩,谷( què )聲。卩( jié ),象人下跪的樣子,即腿骨節屈曲的樣子。從「卩」與腳的活動有關。本义是退。

〔卻〕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uè] ⑴ 退⑵ 退還,不受⑶ 表示轉折⑷ 去掉

卻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卻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