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bān ㄅㄢ

疒部 共15画 半包围结构 7622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疒部

15画

10画

半包围结构

ban

bān

形声字

UTEC 86 、 UTUC 98

KHYE

TPQX

00147

4057

8103

7622

[413413354143554] 点、横、撇、点、提、撇、撇、横折钩、点、横、点、撇、横折折/横折弯、横撇/横钩、捺

瘢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疒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63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778頁,第15

標點整理本: 第733頁,第1

唐韻》:薄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蒲官切,𡘋音槃。
說文》:痍也。〔徐曰〕痍處已愈,有痕曰瘢。
玉篇》:瘡痕也。
釋名》:瘢,漫也──生漫故皮也。
後漢・馬援傳》:吳王好劒客,百姓多瘡瘢。

又,馬脊瘡瘢曰瘢耆。揚雄〈長楊賦〉:鋋瘢耆,金鏃淫夷。〔註〕瘢耆,馬脊創瘢處也。

注解

〔瘢〕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疒部

〔瘢〕字拼音是bān,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般,五行属

〔瘢〕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ān] ⑴ 疮痕,疤瘌,斑点⑵ 皮肤上的一点:“美玉可以减~。”⑶ 缺点或过失。

瘢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瘢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