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sàn ㄙㄢˋ sǎn ㄙㄢˇ

攵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6563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攵部

12画

8画

左右结构

san

sàn sǎn

形声字

AETY

TBOK

EAQM

48240

2414

4102

6563

[122125113134] 横、竖、竖、横、竖、横折钩、横、横、撇、横、撇、捺

散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下 部首: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129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472頁,第34

標點整理本: 第420頁,第7

古文: 𢻾

廣韻》、《韻會》:蘇旱切;《集韻》:顙旱切,𡘋𠍘──㪔,通作散。
易・說卦》:風以散之。
禮・曲禮》:積而能散。

又,《公羊傳・莊十二年》:散舍諸宮中。〔註〕散,放也。

又,《博雅》:布也。
廣韻》:散,誕也。
增韻》:又,宂散、閒散。
韻會》:不自檢束爲散。
莊子・養生主》:散人又惡知散木。〔註〕不在可用之數。

又,姓。
書・君奭》:有若散宜生。〔傳〕散氏,宜生名。

又,酒尊名。
周禮・春官・鬯人》:凡疈事用散。〔註〕漆尊也,無飾曰散。
儀禮・燕禮》:酌散西階上。〔註〕酌散者,酌方壷酒也。
禮・禮器》:賤者獻以散。〔註〕五升曰散。
〇〔按〕《周禮》、《儀禮》、《禮記》,《釋文𡘋音素旱反,《韻會》獨引此條入去聲,非是。蓋上、去二聲可通讀也。

又,藥石屑曰散。
後漢・華陀傳》:漆葉靑䴴散。

又,琴曲名。
晉書・嵆康傳》有〈廣陵散〉。

又,《廣韻》:蘇旰切;《集韻》、《韻會》:先旰切,𡘋音鏾──義同。

又,《集韻》:相干切──與跚同。
史記・平原君傳》:槃散行汲。〔註〕《索隱》曰:先寒反──亦作珊,音同。

注解

〔散〕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下,康熙部首是攴部

〔散〕字是多音字,拼音是sàn、sǎ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攵,五行属

〔散〕字造字法是。本义是分散。

〔散〕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àn] ⑴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⑵ 分布,分给⑶ 排遣⑷ 解雇 [sǎn] ⑴ 没有约束,松开⑵ 分开的,分离的⑶ 零碎的⑷ 中医称药末

散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散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