糝
笔顺 反馈

复制

sǎn ㄙㄢˇ shēn ㄕㄣ

米部 共17画 左右结构 7CDD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米部

17画

11画

左右结构

san shen

sǎn shēn

OCCE

FDIIH

UFOP

93922

7CDD

[43123454545434333] 点、撇、横、竖、撇、点、撇折、点、撇折、点、撇折、点、撇、捺、撇、撇、撇

糝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米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76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912頁,第25

標點整理本: 第873頁,第30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桑感切,音𢕕
說文》古文糂作糝,以米和羹也。一曰粒也。
周禮・天官》:羞豆之實,酏食糝食。〔註〕取牛羊豕之肉,三如一,小切之,與稻米二、肉一,合以爲餌煎之。
莊子・山木篇》:孔子窮于陳蔡之閒,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
釋名》:糝,𪏮也,相黏𪏮也。

又,《篇海》:雜也。
周禮・天官》〔疏〕:列國之諸侯大射,大侯九十弓,糝侯七十弓,豻侯五十弓。糝侯者,糝,雜也,豹鵠而麋飾下,天子大夫。

又,《類篇》:蘇含切,音三。
正韻》:桑錦切,音沁──義𡘋同。

注解

〔糝〕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米部

〔糝〕字是多音字,拼音是sǎn、shē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米、參

〔糝〕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ăn] ⑴ 以米和羹;也指用米掺和其他食物制成的食品。《周禮•天官•醢人》:“羞豆之實,酏食糝食。”⑵ 米粒;饭粒。《齊民要術•作魚鮓》:“炊秔米飯為糝,并茱萸、橘皮、好酒,於盆中合和之。”⑶ 散开;撒落。唐李白《春感》:“榆莢錢生樹,楊花玉糝街。”⑷ 混杂。《篇海類編•食貨類•米部》:“糝,雜也。”⑸ 黏。《釋名•釋飲食》:“糝,黏也。相黏𪏮也。” [sān] ⑴ 〔糝䊤〕糜和。《集韻•覃韻》:“糝,糝䊤,糜和也。”

糝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糝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