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yǎng ㄧㄤˇ áng ㄤˊ

卩部 共4画 左右结构 536C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卩部

4画

2画

左右结构

yang ang

yǎng áng

会意字

QBH

HVSL

RHY

77720

536C

[3552] 撇、竖提、横折钩、竖

卬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卩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8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158頁,第49

標點整理本: 第88頁,第48

唐韻》:五剛切;《集韻》:魚剛切;《韻會》:疑剛切,𡘋諤平聲。
說文》:我也。
詩・邶風》:卬須我友。
爾雅註》:卬,猶姎也。〔疏〕女人稱我曰姎,由其語轉,故曰卬。

又,《玉篇》:卬卬,君之德也。
詩・大雅》:顒顒卬卬。

又,《前漢・食貨志》:萬物卬貴。〔註〕師古曰:卬,物價起──音五剛反,亦讀曰仰。

又,激厲也。司馬相如〈長門賦〉:貫歷覽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

又,《唐韻》:魚兩切;《集韻》:語兩切;《正韻》:魚向切,𡘋同「仰」。
說文》:望也,欲有所庶及也。
玉篇》:待也、向也。
荀子・議兵篇》:上足卬,則下可用。〔註〕古仰字,下託上曰仰。

注解

〔卬〕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卩部

〔卬〕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ǎng、á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卩,五行属

〔卬〕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ǎng] ⑴ 古同“仰”,仰慕;仰仗;仰望;向上。 [áng] ⑴ 同“昂”,抬起;扬起;高;昂扬,情绪高、气势盛。⑵ 代词,表示第一人称,我:“招招舟子,人涉~否。”⑶ 古地名。⑷ 姓氏。

卬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卬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