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cháng ㄔㄤˊ

巾部 共11画 上下结构 5E38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巾部

11画

8画

上下结构

chang

cháng

形声字

IPKH

FBRLB

KOJL

90227

1603

1903

5E38

[24345251252] 竖、点、撇、点、横撇/横钩、竖、横折、横、竖、横折钩、竖

常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中 部首:巾部

武英殿刻本: 第792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333頁,第12

標點整理本: 第275頁,第5

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𡘋音裳。
玉篇》:恆也。
正韻》:久也。
易・坤卦》:後得主而有常。〈繫辭〉:動靜有常。
詩・周頌》:陳常于時夏。〔箋〕謂陳久長之功,於是夏而歌之。〔朱傳〕謂君臣父子之常道。

又,五常。
書・舜典》愼徽五典〔傳〕:五典,五常之敎,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又,五品〔傳〕:五品,謂五常。〔疏〕此事可常行,乃爲五常耳。

又,神名。
荀子・九家易》:兌爲常,西方之神也。

又,地名。
詩・魯頌》:居常與許。〔傳〕常許,魯南鄙西鄙也。

又,州名。
隋書・地理志》:毗陵郡平陳置常州。

又,山名。
前漢・地理志》:常山郡。〔註〕恆山在西,避漢文帝諱,故改曰常山。

又,水名。
史記・夏本紀》:常衞既從。〔註〕常水,出常山上曲陽縣。
書・禹貢》作恆。

又,旂名。
周禮・春官》:司常掌九旂之物名,日月爲常。〔又〕王建太常。
釋名》:日月爲常。謂畫日月於其端,天子所建,言常明也。

又,常服。
詩・小雅》:載是常服。〔傳〕日月爲常服,戎服也。

又,《廣韻》:倍尋曰常。

又,車戟名。
釋名》:車戟曰常,長丈六尺,車上所持也。八尺曰尋,倍尋曰常,故曰常也。

又,木名。
爾雅・釋木》:常棣。〔註〕關西棣樹,子如櫻桃,可食。
詩・小雅》: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又,姓。
廣韻》:出河內。
前漢・常惠傳》:惠,太原人,甘露中爲右將軍。

又,與裳同。
說文》:下帬也。徐鉉曰:下直而垂,象巾,故从巾。今文作裳。

注解

〔常〕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中,康熙部首是巾部

〔常〕字拼音是chá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𫩠、巾,五行属

〔常〕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巾,尚声。本义是旗。

〔常〕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háng] ⑴ 长久,固定不变⑵ 副词,经常,时时(叠),不只一次⑶ 普通的,一般的⑷ 姓。

常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常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