𧬊
字义 反馈

𧬊

复制

ㄒㄧˋ ㄙˊ

言部 共19画 上下结构 27B0A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言部

19画

12画

上下结构

xi si

ADWY

TLYMR

ECPS

27B0A

[1221113433124111251]

𧬊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言部

武英殿刻本: 第2819頁,第11

同文書局本: 第1180頁,第24

標點整理本: 第1155頁,第16

唐韻》:先稽切;《集韻》:先齊切,𡘋音西。
說文》:悲聲也。
玉篇》:振也、呷也。

又,《類篇》:善也。

又,《玉篇》:息移切;《集韻》:相支切,𡘋音斯──諒也。

又,聲之散也。

說文》本作𧪷
集韻》:亦書作𧬜
正字通》與嘶通。

注解

𧬊〕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𧬊〕字是多音字,拼音是xì、sí,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斯、言

𧬊〕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xì] ⑴ 悲声。《廣韻•齊韻》:“𧬊,悲聲。”⑵ 声振。《玉篇•言部》:“𧬊,聲振也。”⑶ 呻。《玉篇•言部》:“𧬊,呻也。”⑷ 善。卷子本《玉篇•言部》:“𧬊,《字書》一曰善。” [sī] ⑴ 谅。《玉篇•言部》:“𧬊,諒也。”⑵ 同“嘶”。声音沙哑。《正字通•言部》:“𧬊,與嘶通。”

𧬊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𧬊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